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68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21.
杨勉 《学术探索》2011,(5):30-35
世界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共和国诞生了。苏丹问题集种族、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政治和地缘于一体,集中微缩了非洲问题的复杂性。黑奴贩卖的历史记忆,殖民主义的人为隔离,近40年内战结下的恩恩怨怨,使分离成为无奈的选择。南苏丹百废待兴,但新国家面临老问题,遗留问题未能解决,核心问题是石油资源分配,潜在的隐患威胁南苏丹和平发展的立国之路。  相似文献   
422.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长期潜存于人们心头的“南新北旧”意识又重新出现。国人心头传统的“南北之分”,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被重新诠释和建构。南北观念在这一时期具有了不同之前的新内容。以陈序经、朱谦之等为代表的南方知识分子,对于南方的历史形象进行了重构,并发起“南方文化运动”,以期取得话语权,成为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423.
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17世纪,南俄草原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延续2000余年的民族大迁徒.纵观其民族变迁的发展历程,包括上古时期的金麦里人、斯基泰人、萨马尔人和匈奴人;中古时期的阿瓦尔人、可萨人、保加尔人、马扎尔人、佩切涅格人、波洛伏齐人以及后来的蒙古人及其后裔.这些游牧、半游牧民族先后登山历史舞台,从而构成了一幅令人眩目的历史场景.公元6-12世纪南俄草原民族变.迁是这一幕历史大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相互碰撞、交融以及迁徙的过程,其历史影响以及与基辅罗斯国家的兴衰关系都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424.
湘语的历史     
战国时,楚国征服了湖南全境,楚人大量移民湖南。移民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即楚语,楚语是湘语的源头。楚语进入湖南,与湖南土著民所操的语言发生碰撞,形成了一种新的方言———南楚方言。南楚语形成以后,湖南地区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移民,南楚语受到移民语的侵入。到明清时期,近代湖南方言格局基本形成,湘语区产生。  相似文献   
425.
以2021年滇象北上为缘由,梳理了亚洲象在中国史前的分布及其南向退却的研究线索,对《尔雅》中“有梁山之犀象焉”的经典之论进行了地理方位及其含义的考辨;从中国历史时期朝贡体系的视角,对中央王朝崇尚象牙制品、宫廷卤簿陈布驯象仪仗的传统进行了探讨;行文遵循了依时叙事的脉络和古今知识融通的书写,突出了唐宋以降诸朝在象牙聚敛和驯象利用方面的史实,就域内外“南蛮”之地驯象之贡象征的天朝威仪及其对五方之民互动关系产生的影响,展开历史民族学的研究。述及诸如契丹索驯象、女真掳驯象以效法中原卤簿威仪的“礼乐文章”认同,元朝统治者驭象以乘、往返两京的壮举及其对明清两代的影响,明清宫廷驯象之尚在域外“东夷”藩属的蛛丝马迹,乾隆赐驯象于卫藏的治边理念,以及南越象奴留驻宫廷的境遇等历史故事,其中不乏对相关资料和观点的辨析;在较充分地利用正史、野史有关人象关系的资料基础上,指出了以“象齿焚身”为代表的生态伦理扭曲及其对社会观念的误导,揭示了殷商史鉴之“象箸玉杯”、天子美德之“不贵远物”的实践悖论,析述了历代王朝衰败于“象牙筷定律”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大象资源的南却和锐减,杀象拔牙、宫廷驯象利用是不可回避的动因。这一...  相似文献   
426.
以2021年滇象北上为缘由,梳理了亚洲象在中国史前的分布及其南向退却的研究线索,对《尔雅》中“有梁山之犀象焉”的经典之论进行了地理方位及其含义的考辨;从中国历史时期朝贡体系的视角,对中央王朝崇尚象牙制品、宫廷卤簿陈布驯象仪仗的传统进行了探讨;行文遵循了依时叙事的脉络和古今知识融通的书写,突出了唐宋以降诸朝在象牙聚敛和驯象利用方面的史实,就域内外“南蛮”之地驯象之贡象征的天朝威仪及其对五方之民互动关系产生的影响,展开历史民族学的研究。述及诸如契丹索驯象、女真掳驯象以效法中原卤簿威仪的“礼乐文章”认同,元朝统治者驭象以乘、往返两京的壮举及其对明清两代的影响,明清宫廷驯象之尚在域外“东夷”藩属的蛛丝马迹,乾隆赐驯象于卫藏的治边理念,以及南越象奴留驻宫廷的境遇等历史故事,其中不乏对相关资料和观点的辨析;在较充分地利用正史、野史有关人象关系的资料基础上,指出了以“象齿焚身”为代表的生态伦理扭曲及其对社会观念的误导,揭示了殷商史鉴之“象箸玉杯”、天子美德之“不贵远物”的实践悖论,析述了历代王朝衰败于“象牙筷定律”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大象资源的南却和锐减,杀象拔牙、宫廷驯象利用是不可回避的动因。这一...  相似文献   
427.
<泰华文学>是泰华文学史上经营时间最长的刊物之一,至今已发表了近千篇作品.如果我们把这些作品看成是一座蕴藏丰富、信息量巨大的图库的话,那么这座图库里所存储的众多图象可以按类归纳为三种图象,即湄南图象、中国图象和泰华图象.通过研究这三种图象我们发现:泰华文学逐渐找到了自我,完成了本土化过程,获得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8.
海南地区学生英语学习有着其本身的特点,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有着不同的思维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429.
十六世纪初期,右翼蒙古势力进入西番地区,打破了明初以来以甘肃镇为军事枢纽,“北拒蒙古,南悍诸番,俾不得相合”的战略格局,也揭开了继蒙元之后蒙藏两族新的历史性互动关系的序幕。右翼蒙古势力深入西番地区建立游牧区,并将大量明朝属番收为己用,“番达合势”,严重冲击明朝在西番地区建立的羁縻统治体系,西北边防也承受巨大压力。“洮河事变”爆发,迫使明朝采取强硬的军事和政治措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遏制蒙古势力在西番地区的扩张势头,缓解西北边防压力的目的,但已无力改变蒙古势力在西番地区作为重要政治存在的既成事实。而伴随着蒙古各部皈信藏传佛教,蒙藏间结成更为紧密的具有融合性的互动关系。基于彻底解决来自蒙古方面政治军事威胁的政治期待,明朝对于蒙古皈信藏传佛教则持积极推助的态度,试图以此来化解北部边疆问题,这可视为后来清朝统治者“兴黄教所以安蒙古”国策的先声。  相似文献   
430.
《华山畿》南朝乐府民歌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至爱至悲的千古绝唱,然而,关于其故事的发生地问题,迄今众说纷纭。或曰"高淳华山";或曰"句容华山"。其实,依据《乐府诗集》、镇江地方志及有关实地考察等情况作全面辨析,可以断定:《华山畿》故事的发生地即在当今的镇江市新区石桥乡华山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