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33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378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71.
宋金走私贸易长达百年之久,南宋政府加以管控并形成严密完备的缉私制度。走私贸易是宋金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宋初兴起,绍兴和议后趋于泛滥。宋金以茶盐为主的商品具有需求互补性并形成依赖,以及金朝对特殊物资的需求,无法通过正常贸易获得满足,走私贸易因此兴起并持续,影响南宋官课收入和政治稳定。南宋政府为此实施官民联防、告赏、边境地带分级管控、惩罚缉私不力官员进行管控。尽管未彻底阻断走私贸易,但南宋形成的缉私制度对走私贸易起到抑制作用,有利于官课收入和政治稳定,对保障南宋经济发展及维护国家利益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2.
《新安志》是安徽省留存下来的唯一的一部南宋时期的地方志,体例完备,结构严谨,为南宋定型方志的典型代表。《新安志》中阐述的“同民利”主张,提高了方志经世致用的价值。罗愿在编撰方法上提出的方志是著述志书的见解和志书编纂执笔者应该具备一定学术水平的主张,为届世方志学的建立开拓了道路。另外“扬善隐恶”的著述笔法,一直影响着后世方志的撰写。后世学者对此志评价甚高,清朱彝尊赞其“简而有要”  相似文献   
173.
序言无准师范(佛鉴禅师,1177-1249),禅宗五山第一位高僧,身负径山寺的国际化,在中日禅宗史、中日交流史上也是少有的著名修行僧。京都(日本)的东福寺保存着与无准师范有关的两篇行状,现都寄放在京都国立博物馆中。一篇是德如笔录的《纸本墨书无准行状记》5幅,  相似文献   
174.
刘缙 《殷都学刊》2009,(2):53-58
"讲武礼"是中国古代军礼的重要一种,起源于先秦,最初是君王检阅军队训练成果的一项皇家礼仪.进入中古时期,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又与当时风行的"神圣政治"发生密切联系.南宋时期,由于在皇室权力继承上的某些因素,"讲武礼"又发挥着炫耀皇帝权威、昭示皇权至高无上的政治功用,逐步增加仪典内涵.当然,随着困扰皇权政治因素的消失,这项礼仪也就失去生存土壤,仅剩的积极军事意义也在国家孱弱的武力现状下消磨殆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75.
通过对南宋嘉王府翊善黄裳在绍熙年间制作进献的木质《舆地图》与其纸质《地理图》的比较,可知木质《舆地图》是浮雕状的立体地形模型,为辅助纸质《地理图》教学的立体教具,两者在成图时间、目的、内容、材质及制作方式等方面尽管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可视作一图二制。从漏标地名统计等方面分析,日本京都东福寺栗棘庵所藏咸淳年间《舆地图》拓片的底图是取用北宋全国地图作底图改绘而成的木刻平面地图,非咸淳间人创绘,与黄裳木质《舆地图》和纸质《地理图》也都没有关系。可见黄盛璋等对日本学者青山定雄关于咸淳《舆地图》底图来源于黄裳木质《舆地图》的观点的否定是正确的,估计咸淳《舆地图》拓片是庆元府坊间编绘刻印的商品。  相似文献   
176.
南宋六种古文选本《古文关键》《崇古文诀》《文章正宗》《妙绝古今》《古文集成》《文章轨范》,秉持与程式化的应试“时文”不同的文章理念,选编历代散体文章中的名篇,唐代主要选韩、柳文,宋代以欧、苏、曾、王之文和理学家文章为主。这些选本和批语直接酝酿了“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史概念,确认了一批经典作家和作品,表述了南宋文章家对文章之立意、结构、文势、“曲折变态”之法、“活法圆转”的理解和提倡。  相似文献   
177.
学成于聚,新故相资而新其故;思得于永,微显相次而显察于微. 出处:《周易外传》卷五,中华书局版. 赏析:这是王夫之关于“学”、“思”应得之法与怎样为学、如何运思的两句名言,以此来阐明为学应当在新故相资的基础上而使旧学焕发出新知,运思应当在微显相次的基础上使细微的东西得以彰显的道理.孔子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言说,较早地论及到学思结合的问题.南宋时的朱熹在与陆九渊争论为学之方的过程中主张“格物致知”,把“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视为“道问学”的两种必要功夫或取向.  相似文献   
178.
吴潜为南宋名臣,关心国事,节用爱民;为人豪迈,不附权要.屡次上奏,表达对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形势、军事策略及用人方法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措施,因而在理宗后期曾两度为相.但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及君臣、臣相间复杂的关系与争斗,吴潜的一些建议并未实施,或是实施而效果不大.他罢相的原因主要是同僚的排挤、台谏的攻击及自身的性格等.  相似文献   
179.
本文介绍了南宋的“讲史”和“说经”话本的著名艺人及代表作品,分析了如《五代史平话》、《问答录》等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走向,指出它和小说、说铁骑儿话本同样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城市商品经济的产物,而在我国小说发展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0.
学术界对诗歌"活法"论已有较充分的研究,但对文章"活法"则极少有人论及。事实上,在吕本中诗歌"活法"论的影响和推动下,南宋文章学界一直涌动着主张"活法"的潮流,也许"调门"不如诗界高,但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其势头却一点也不逊色。南宋文章"活法"主要讲为文曲折和圆转,而尤其注意对古文"活法"的发掘,并将它运用到时文写作之中。与诗歌"活法"论一样,这深刻地影响了南宋及以后散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