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6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管理学   2290篇
劳动科学   91篇
民族学   1299篇
人才学   486篇
人口学   57篇
丛书文集   7748篇
理论方法论   1443篇
综合类   12205篇
社会学   1928篇
统计学   315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522篇
  2022年   455篇
  2021年   483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1747篇
  2013年   1430篇
  2012年   1734篇
  2011年   2125篇
  2010年   1935篇
  2009年   2019篇
  2008年   2698篇
  2007年   1877篇
  2006年   1423篇
  2005年   1327篇
  2004年   1052篇
  2003年   879篇
  2002年   915篇
  2001年   876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打竹板,心激荡,统计人一起放声唱, 人人脸上喜洋洋,喜洋洋! 庆祝建国六十年,统计仁人舞蹁跹, 欢聚一堂大联欢,热情洋溢更灿烂。 中国历史几千年,光辉业绩唱不完, 共产党领导打江山,改革开放续新篇。  相似文献   
992.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主义根基:遗忘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产生之日起,历史主义理论就一直为它内含的矛盾所困扰:既要对事物的相对性和暂时性给予肯定,又要为其寻求确定性根据。在历史主义的诸种类型中,只有与决定论相结合的历史主义,才能避免相对主义的困扰,合理地处理这一矛盾。黑格尔以思辨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历史观,只是虚假地克服了历史主义所必须面对的这一难题。马克思哲学既主张超越性的理想,又要在现实的历史中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寻找必然性根据,因此它在以历史性原则揭示人的自由的同时,又以科学认知为自由的实现安置了客观性和确定性的基座,构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历史主义。长期以来,由于遗忘了马克思哲学的这一历史主义根基,就出现了单纯从认知进路上和单纯从规范进路上解释马克思哲学的两种倾向。对于完整理解马克思哲学来说,重建它的历史主义根基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近20年来,不管是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都没有创造一套知识选择的自觉,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和社会科学家面临十字路口.事实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大多数的分歧,可以在历史这门学科中找到表述.追求并利用历史研究的方式,将有助于一系列的理论程序从多元架构中,将证据整理得更有条理,那么我们就能更有效地创造理解的新典范,并结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力量,提供更佳的诠释和分析选择.  相似文献   
994.
海登·怀特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学对评析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真实性问题有多方面的启示,包括历史话语自身的虚构性,历史真实性包含的主观因素和不稳定性,以及历史真实性与文学再现模式和意义揭示相关等.借助怀特的理论,本文认为,新历史主义小说在精神实质上质疑传统历史的真实性和颠覆传统的历史观,其历史真实性很薄弱,在文学真实性方面则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95.
动画性,作为整个动画学知识框架的原点性问题,在当下的动画研究中没有得到严肃的学术梳理.论文对动画概念及动画性做出了认真探讨,认为动画性是一种历史建构,所以对于动画性的研究就不能采取一种本质主义的研究思路,而应该本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将研究建基于历史实践之上,从而保证言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为<社会科学研究>30华诞写一篇小文,就我个人来说,的确是有感而发. 在拙著<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的"后记"中,我曾发自内心地向为数不多的几家刊物致谢;其中一家是<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也感谢了几位从未谋面的编辑,其中一位是<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的李琏生先生.如此认真地致谢,表明我只是一个寻常人,因为真正的"人物"通常是受恩不谢的.之所以不谢,意在暗示自己发迹后将有以重报,其中包含着不同寻常的自负意味.但也正因为我只是一个寻常人,也就更能见出<社会科学研究>在我的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在学术上的些许成绩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提携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97.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于世界历史之中.在研究范围上,"本土"与"世界"两层互为关联的研究视域应该得到均衡体现.基于对价值理念的探索和确立,立足于"本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展开于实然性与应然性价值形态中.进入世界维度,由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泛滥,致使 "资本逻辑"和"价值缺失"困扰全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发挥怎样的时代效应呢?关注"民生",倡导全球民主、公平、正义是其应有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998.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之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家"成了一个独特而又常见的叙事角度."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家族小说以反封建为主题,"家"是一种旧文化、旧制度的象征,是作家批判的对象;建国"十七年",家族小说以迎合无产阶级文学观念,文学创作与革命历史叙说相结合;80年代以后,家族小说企图完成对历史的重新书写,以此表达个人的生存欲望.  相似文献   
999.
在奴隶制社会以前法律与人文精神存在着自然的契合.而在奴隶制、封建制时期法律出现了与人文精神的背离,法律成为统治人的手段和工具.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基于对人性压抑的反思,法律体现着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法律与人文精神的这种历史脉动说明了:法律应是人文精神的反映,法律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法律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这一结果依赖于在民主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复合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00.
布克哈特或许是十九世纪历史学家中唯一持静力学历史观的人.在他眼中,国家、宗教和文化是人类历史的恒常主题,三者之间的交错影响构成了一幅幅人类历史的横剖画面.在当时盛行的社会进化论语境下,人们通常简单地将布克哈特视为艺术史学家,而忽视了他对整个人类历史生活的独特洞察.直到二战之后,美国学者才将布克哈特作为"自由的倡导者"重新加以审视.然而这样一种自由替代权力的二元论解读却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他的历史观,后者对此显然持一种更加现实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