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42篇 |
免费 | 518篇 |
国内免费 | 15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28篇 |
劳动科学 | 100篇 |
民族学 | 1301篇 |
人才学 | 536篇 |
人口学 | 59篇 |
丛书文集 | 7947篇 |
理论方法论 | 1483篇 |
综合类 | 12460篇 |
社会学 | 1980篇 |
统计学 | 3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541篇 |
2022年 | 556篇 |
2021年 | 599篇 |
2020年 | 516篇 |
2019年 | 477篇 |
2018年 | 208篇 |
2017年 | 347篇 |
2016年 | 519篇 |
2015年 | 724篇 |
2014年 | 1750篇 |
2013年 | 1430篇 |
2012年 | 1744篇 |
2011年 | 2133篇 |
2010年 | 1952篇 |
2009年 | 2057篇 |
2008年 | 2701篇 |
2007年 | 1894篇 |
2006年 | 1442篇 |
2005年 | 1357篇 |
2004年 | 1071篇 |
2003年 | 895篇 |
2002年 | 932篇 |
2001年 | 904篇 |
2000年 | 647篇 |
1999年 | 288篇 |
1998年 | 215篇 |
1997年 | 134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102.
103.
近50年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关于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的讨论大致可以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指从1949年直到80年代。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成为学术界公认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尺度,尽管内部存在很大分歧和差异,历史人物评价标准讨论是在唯物史观一元论标准的框架内进行的。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是后一阶段,历史人物评价标准讨论开始跳脱唯物史观一元标准模式,日益走向多元化。不过,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准仍是以生产力发展、民族统一和社会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历史作用标准,全新的标准模式尚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4.
作为特殊的思维主体,历史学家的思维结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从个体角度看,史家历史思维系统内在心理因素具有三个层次:内隐动力层、理性智慧层和信息概念层。每一层次在史家历史思维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形成史家独具个性的历史思维图式。从社会角度看,史家的历史思维并不是单纯的个体思维,而是受历史、社会、阶级、学派等多重因素制约,具有明显的群体社会化特征。从思维序列看,历史理解、历史判断和文本表达构成了史家历史思维递进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史家历史思维能力与结果即贯穿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在实践上整体经历了建立、发展、衰退、重建四个阶段,财政投入不足、集体经济削弱、行政干预过多、监督不力等因素成为农村合作医疗至今还在探索中的重要成因。当前农村合作医疗仍处于试验与推广阶段,增加财政投入、引入保险机制、发展集体经济、合理解决难点,是从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教训中提炼出来,并成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通过解读准噶尔汗国灭亡后卫拉特蒙古佚名氏史家撰写的几篇托忒文史籍,探讨当时卫拉特人对汗国灭亡的反思及对清准战争的历史记忆.几位史家的文本反映了"四卫拉特"这一历史框架的稳定性,以及卫拉特人在政治认同方面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07.
列宁认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应该是研究历史,特别是站在现实的角度评说历史功过的一个基本的准则。然而,2004年2月28日南方某报刊登的一篇访谈中,受访者却对建国后的统购统销政策作了这样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108.
纵观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一条重要经验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推进伟大的自我革命。深刻理解过去为什么能成功,必须准确把握自我革命的内在意蕴,全面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实践。充满信心地坚定未来能继续成功,就要充分认清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自我革命“五个统一”的原则,才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9.
李叔同的“学堂乐歌”创作是一种“别求新声”的现代追求;是一种不失传统的现代创新。他要借助西方的美学情调,推崇中国的精神内核。他的歌词创作未完成文学语言由古代韵文向现代白话的彻底转变,但从形式上打破了旧韵文的传统格局,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古代词牌长短句的特点,在形式上又发展了现代长短句歌词的新品种,并依照西洋乐曲形成了自己崭新的结构。他在用西方音乐形式与“本国语言”向人们诉说最深沉的感情的同时,也展示了“学堂乐歌”民族性与现代性相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