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225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50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理学的形成可以说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历史特征之一,然而到了近现代,理学竟然成为最为人们诟病的文化传统。从学术的层面来思考,人们往往把宋代理学的研究引入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近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引进,理学的研究被划入哲学研究的专业范围,而历史学的研究,又往往被断代史的分割而无端阻隔。从完整的意义上说,宋代理学应该包含道德倡导与社会构建的两个部分的内容体系。经过元明清历朝政府的改造与制度化实践,宋代理学中所拥有的社会批判精神逐渐消失,作为皇权政治的附庸文化角色则得到空前的加强。而宋代理学中的关于基层社会管理与民间礼仪的部分,较少受到政府制度化的影响,因而得到了比较良好的实践与传承。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对于宋代理学所提倡的具有社会和谐意义的家族制度等视而不见和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52.
唐宋古文为代表的传统古文所具有的抑扬开阖、庄严整饬的结构形式具有抑制个性表现的浓重的古典色彩,是正统道义的合适载体;与之相比,晚明小品结构秩序的开放、灵活和结构组合的多维、场型具有鲜明的近代特征,能够更加自由活跃并更为丰富地表现个体性灵,从而使被以唐宋古文为代表的传统古文某种程度地忽略了的个体情感表现,重新置于创作的中心地位,并为“五四”白话散文的结构形成创立了一定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53.
唐宋诗词中的变性之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思平 《江淮论坛》2003,(1):103-108
唐宋诗词中有一种反自然、逆天性的“变性之音”,即男性诗人往往以女性身份、而把权贵而尤其是封建君王比拟为自己的夫君,以妻妾的语气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效忠献媚或者哀怨期盼之情。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中国古代儒家之女性化思想与诗教理论的熏染、阴性文化盛行之社会环境的压迫、以男女之情写君臣关系之文学传统的影响以及文人自身的性格弱点等有关系。  相似文献   
54.
马歌东 《唐都学刊》2002,18(4):5-10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自 196 3年初版 ,经 1980年再版 ,迄今已将近 4 0年之久 ,不仅现仍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通用教材 ,也被普遍列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 ,其地位举足轻重。然白璧或有微瑕。细审该教材唐代文学部分 (中编第一册 )、宋代文学部分 (中编第二册 )计 2 0处注释 (含 1[解题 ]) ,或有其误需正 ,或有其缺需补。  相似文献   
55.
隋炀帝下令开凿的"大运河"始终是唐宋时期连接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交通大动脉,与当时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这一时期又是中国诗词发展的高峰期,因此,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中,必然会出现为数不少的反映、描写运河的作品,也必然会有因运河开凿与通航影响而产生的作品及文学现象。总体地看,运河开凿与通航对唐宋诗词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出现了不少反思、总结运河开凿、运行功过的作品;其次,出现了较多的描写、吟咏人们行进在运河上的感受与心绪的作品;再次,对诗词创作中的体式与表达产生过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唐代舒元舆的《牡丹赋》、唐代李德裕的《牡丹赋》、宋代宋祁的《上苑牡丹赋》、宋代蔡襄的《季秋牡丹赋》四篇唐宋牡丹赋作对牡丹的体物和描绘特点的分析,以及对于牡丹所承载的士大夫个人仕途、国家命运、道德与友情等意识形态内涵的叙述,认为唐宋牡丹赋作在赋家之迹和赋家之心方面均深得赋体之要。这不但显现了牡丹赋的文体意义,而且文学叙述与历史真相,政治与士大夫精神的复杂关系也可由此角度加以观照。  相似文献   
57.
唐宋时期制定的赦书是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事实上的一种法律形式.唐安史之乱后,申禁处分成为大赦的一项重要内容.入宋以后,唐大赦的申禁职能被传承了下来,但大赦的申禁功能有所减弱,这与宋代中央专制集权统治得以强化不无关系.始于武则天的南郊和明堂大赦制度,经过五代发展,到了宋代,进一步完善和固定化.大赦令具有巨大的政策包容性,承载了国家重大政策信息的发布重任,是唐以来国家运行机制的一个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8.
《旧唐书》以元白自述中的“元和体”概念作为书写中心,以元白的文学活动作为传记的重要内容,又以本时代对元白的接受作为考量标准,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阐释观念,元白在五代的被接受状况也被呈现出来了.史臣通过对元白入传位置的调整,淡化了元白作为一个诗派的特定意义,通过对传记文本内容的增删改写,转而以传主的政事行为与相关事件为中心,这也就瓦解了《旧唐书》以元白作为一个文学唱和群体而主盟元和诗坛的文学格局建构.从元和诗、元和格、元和诗体到元和体演进的具体过程,可以看出一个文学概念的确定过程及其具备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59.
山西襄垣县城东南的郭庄村,村口曾有一石牌坊,门柱上刻着一副楹联:父子牵牛耕熟地,将军兜马过常山。上联的"父"与"附"同音,全联包含着六味中草药名。据传在唐宋时期,此村家家种草药,  相似文献   
60.
唐宋之间,有过一个五代十国的奇局,历时56年。按照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说法,叫做“群盗割据”时期。当时最苦最乱的,是五代更迭的中原地区,而在南方,浙江一带的吴越国、福建一带的闽国则是一番太平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