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51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370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894篇
社会学   7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51.
葛焕礼 《文史哲》2005,(5):40-45
啖助、赵匡和陆淳《春秋》学的学术转型意义,除却人所熟知的尊经排传,而又兼采三传、变专门为通学外,更有着理念层面上的内容:独特的《春秋》宗旨说建立了经文义说的主体性;记实书法原则的运用开启了“汉”、“宋”经学义理依据的转化;重以义例解经极大地加强了经文解说的自主性;重以“讥贬之义”解经暗含着其论说立场的转变;强烈的现实关怀再建了《春秋》经世学统。  相似文献   
152.
《教士条规》作为体现忻城土司官族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反映了忻城土司官族对中原儒家文化的重视。《教士条规》强调儒家思想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的礼法修养,强调对个人的成长应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教士条规》反映了中原文化在壮族地区的传播和壮族土司官族对中原文化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3.
陈毅于1915年底至1921年春任职于外蒙古,后期担任外蒙古地区最高军政长官。陈毅在收复唐努乌梁海、促成外蒙古官府呈请取消“自治”等问题上起过重要作用,后来却兵败地失、铩羽而归。  相似文献   
154.
唐代游仙诗的世俗化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平 《唐都学刊》2002,18(3):32-35
游仙诗反映了人之为人的超越维度 ,究实质包涵进入仙境和死亡再生两个命题。随着道教的产生 ,游仙诗逐渐走上世俗。其原因有三 :其一是社会巨变中唐社会风气的影响使游仙诗走向世俗。其二是六朝与仙小说的影响将遇仙世俗为遇艳。其三是受长生可致思想的影响 ,道教将获致长生世俗化为炼丹保命  相似文献   
155.
大宁河庙峡大罩崖古栈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2月4日,重庆市巫溪县地方志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受笔者委托,用全站仪对大宁河庙峡大罩崖古栈道遗址进行了实地勘测。本文以此次勘测的结果为据,对该遗址栈孔的分布状况及其功能予以解析,指出:实测的结果再次证明,大宁河古栈道的功能是架设竹笕引宝源山盐泉到巫山;竹笕从该遗址上排以吊栈悬索系笕的方式在崖沿上飞度而过;该遗址下排栈孔是架设供维修人员暂住的"栈阁"遗迹;大宁河栈道为"纤道"之说是对本土自然生态及人文历史缺乏了解的主观臆断。  相似文献   
156.
试论甘青川滇藏区政教合一制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青川滇藏区,在历史上也曾实行过政教合一制,但与西藏的政教合一制不完全相同。本文把甘青川滇藏区的政教合一制与西藏的政教合一制作了比较,并总结出了甘青川滇藏区政教合一制的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7.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唐蕃会盟碑》西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158.
严春华 《唐都学刊》2006,22(6):39-43
中唐碑志文在题式上的变化是碑志文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从总体上概述中唐碑志文题式的特点,然后具体从妇女碑志之题,僧、道碑志之题等方面分别展开深入探讨,可以揭示各类碑志文题式之特点,从而展现碑志文题式的概况。  相似文献   
159.
成都城址选择的历史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是一座拥有2400余年建城史和近150年建都史(不含古蜀王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城址经过历代蜀人的艰辛开发和探索,选择在平原广阔、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地形有利、气候温润、物产丰盈的成都平原中心,符合了中国古代城址选择的原则,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此后不断兴修的水利工程更使其锦上添花,故历经2300余年从未转移,这无论是在中国城市史还是世界城市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60.
在清代的行政建制中,隶属于四川省雅州府打箭炉厅的川边康区为土司辖地。清末,该区域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建立州县体制。民国以降,历经"川边特别行政区"、"西康特别行政区"和"西康省"的行政建制,直到1950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川边康区一步步从封建王朝的土司辖地转变为现代国家之同一化行政体系中的一个单元。在这一边疆转型的历程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由中央政府委任的流官大规模进入,以取代王朝时期的世袭土司,成为基层政权的领导者。综观这一历程,贯穿始终的线索是国家试图将"土著精英"改造为"国家官员",以吸纳进正式的行政体系的尝试和努力。这种尝试违背了流官制度的根本属性,却成为国家力量进入具有深厚地方传统的边疆地区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