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8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78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548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主张"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学习"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打造中职语文生活课堂。"生活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基于生活而教、为了生活而教、用生活来教"的生活教育的教学思想。要求确保课堂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观,使课堂具有生命的色彩,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成长。所谓"五动"生活课堂,是指每堂课包括的五个环节,即:教师引动、问题(项目或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多元互  相似文献   
62.
韩非以“道理论”为哲学基础,以人性为现实依托建构其法治学说.他将“道”转成“理”,进而转变成现实中的“法”.循着即心言性的理路,以“计算之心”为依据塑造了一种“众人”的现实人性,预设了人与法的分裂形态;又以“虚静心”为依据,建构了一种符合“道理”的人性,并藉由“圣人”与“众人”的对立、不对等关系,使得法对众人的强制转变成众人所不知的“自身”的“道理”,从而构筑起“人法合一”的法治范型.  相似文献   
63.
经济危机浪潮席卷全球,百业不兴,面对市景低谷与萧条,企业怎样才能摒弃传统物本主义经营理念的束缚,开拓思维,与时俱进,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逆流而上,完成从陈旧模式到新颖理念的炫目转身呢?本文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并阐述"心力合一,科学管理"的企业经营模式。所谓的"心",即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所谓的"力",即健全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心力具备,再配合科学有效的细节管理体制,企业便可以轻松掌舵,驾驭成功之帆,驰骋飞扬。  相似文献   
64.
云栖祩宏(莲池)<竹窗随笔>中所作的儒释道"三教异同"辨析,是深入理解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三教互融而互异的思想观点,尤其是对于儒释道三教在思想理论上精微之处所作的辨证,既申明三教融通,又阐发各家理论真义,体现了当时情势下对"三教合一"具有清醒认识者所臻之境.  相似文献   
65.
唱道情是道教弘道宣教的一种文艺形式,在宋元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颇为流行。明清以来,道教唱道情在湖北的传播,是道教与楚文化相结合的民间文艺形式。道教唱道情在楚地民间的兴起,并形成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道情,是明清时期道教影响地域社会的结果。明清以来,道教唱道情与楚地民间信仰相结合,是拓展楚文化研究内容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王双林 《理论界》2014,(2):107-110
明代是"三教合一"思潮兴盛的时代。憨山德清是明代的四大龙象之一,其撰有《大学纲目决疑》、《大学中庸直解指》、《春秋左氏心法》、《老子道德经注》、《庄子内篇注》、《观老庄影响说》等标识"三教融合"的著作,一直是学术界力证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经典文本。本文通过对学术界关于憨山德清注老、庄的缘由之分析和反思,力图从更深和更广的方面找到佛教本位下的"三教合一"深层次的背景原因。总结出明末从佛教的立场而进行的"三教合一"不是表面上三教理论的融合,而是由于佛教的衰颓,包括憨山大师在内的诸尊宿力图从明末丛林颓然中重立自身的结果,其过程是通过佛教之"判教",融儒道入佛而树立三教中佛教殊胜地位的独特途径。  相似文献   
67.
近几年,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均以超过30%以上的速度增长。技术日趋成熟,新品层出不穷,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价格破冰,笔记本电脑正在全面取代台式机而成为市场的主流。对教育行业而言,自2000年正式启动“校校通”工程以来,各地电脑普及程度逐年提高,随着台式机陆续进入更新换代期,移动性,便携性强的笔记本电脑在教育行业凸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近两年,笔记本电脑在教育行业中的采购和应用逐渐走上前台,高教,普教纷纷出现了批量采购笔记本电脑的热潮,笔记本电脑代替黑板、粉笔、备课本甚至台式机,集备课,上课,办公,教研于一身成为信息时代教师的重要“装备”。  相似文献   
68.
儒道释三教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道教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从各个层面吸佛纳儒,有力地推动了"三教合一"的形成和发展,道教也借此而发展、壮大和完善,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泯灭个性,终而衰弱。  相似文献   
69.
中国山水画尤其是文人山水画中总是或隐或现地置一或几处农舍、几个渔夫或樵夫。在这些山水画中的农舍、渔夫、樵夫的诗意存在中,我们可挖掘出一种不同于释道哲学的另一种诗境,被称之为"神农氏之诗境",即墨家的诗意哲学。墨家由于重视人的食本能,理论本体就是"民以食为天"。勤劳质朴、自食其力和省吃俭用的农夫、渔夫和樵夫成了墨家提倡赞扬的主体。墨家勤劳自立的农夫在被道家精神渗透后,有了诗意的存在,唯恐异化的农业劳动成了一种自觉自愿的生命活动,也形成了中华民族赞美农业劳动的审美理想。"此中有真意",日常生活的诗化使农夫、樵夫、渔夫成了人生的最高存在方式,也是农业文明的最高价值。于是在文人山水画中出现农舍、渔夫和樵夫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70.
情与志的密不可分、合二而一是中国舞蹈审美在内容层面上的独有特征;拧、倾、曲、圆的形态特征,轻盈流动的舞姿,精彩绝伦的旋转形象共同构成古代舞蹈审美形式层面上"圆润流转"的美学风格;在艺术思想层面上,中国古代舞蹈审美直接指向意境,从圆润流转的舞蹈艺术形式中流溢出空灵流动的生命情调和神韵,在舞蹈艺术表演中又蕴涵着以实带虚、虚实相生的思想,而这些恰恰是其它一切古典艺术样式的最高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