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78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80篇 |
劳动科学 | 94篇 |
民族学 | 978篇 |
人才学 | 214篇 |
人口学 | 89篇 |
丛书文集 | 1023篇 |
理论方法论 | 257篇 |
综合类 | 3019篇 |
社会学 | 1472篇 |
统计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209篇 |
2022年 | 176篇 |
2021年 | 301篇 |
2020年 | 190篇 |
2019年 | 256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136篇 |
2016年 | 185篇 |
2015年 | 279篇 |
2014年 | 591篇 |
2013年 | 513篇 |
2012年 | 578篇 |
2011年 | 547篇 |
2010年 | 530篇 |
2009年 | 510篇 |
2008年 | 507篇 |
2007年 | 380篇 |
2006年 | 276篇 |
2005年 | 234篇 |
2004年 | 204篇 |
2003年 | 197篇 |
2002年 | 208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216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曾一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52-63
从对B站《后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所引发的代际冲突的思考中,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在代际演进的时代环境中我国当代青年亚文化四个方面的文化转向——技术转向、价值转向、资本转向和审美转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来的种种青年亚文化,跟20世纪60年代欧美青年亚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异,并且由于城市化、全球化在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有必要将不同时期的青年亚文化置于一种"多层次的协商关系结构"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这样的"多层次的协商关系结构"突破了伯明翰青年亚文化理论"抵抗/收编"的简单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33.
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北京工业大学通过探索建立“四六四五”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搭建“四阶段”塔式贯穿培养结构、坚持“六结合”科学平衡培养理念、建强“四团队”多元联动培养主体、制定“五素养”综合发展培养目标,建立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层层递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综合培养体系。为进一步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实效,高校要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加强育人主体协同、增强学生骨干服务能力、完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4.
习近平青年责任担当观兼具理论积淀和时代精华,其核心内容围绕新时代青年的角色和义务,分别从对青年人自身、社会、国家和民族、国际层面四个维度的责任担当来展开。以习近平青年责任担当观为指导,要在树立远大志向、加强道德修养、积累知识才干、投身实践锻炼四个逻辑层面来贯彻落实习近平青年责任担当观,增强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5.
36.
从叙事学的角度对红色经典进行分析,发现青年叙述视角的引入及其重大意义,以此为出发点分析红色经典在改编中的观众定位与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37.
青年海归人才的集聚,最终是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平台的集聚。优化青年海归人才的发展环境,应与上海的创业发展政策相一致、相协调。此外,要积极引入第三方人才政策评估机构,建立吸引青年海归人才的政策出台、宣传、执行和评估的全流程动态评估机制,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相关人才政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打造上海服务青年海归人才发展的鲜明品牌。 相似文献
38.
39.
2000年,一个身高1.92米的美国人,一头扎进了甘肃东乡这个在当年全国文盲率最高、教育基础最落后的地方,一待就是七年。每月700元的工资还要养家糊口。他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挣钱、不纳税、不消费、不爱洗澡、不洗衣服、爱啃手指”的人,他就是自愿来中国插队落户的美国青年——丁大卫。 相似文献
40.
伴随社会工作的全面铺开和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当前青年社工职业认同的整体水平高于以往研究。从影响因素来看,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的个体特征和包括社工工作年限和所在社工机构的规模的职业特征对青年社工的职业认同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从作用机制来看,个体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青年社工的职业认同。路径分析表明,个人-组织匹配对青年社工职业认同的效用高于公共服务动机。因此,要提升青年社工的职业认同进而提高社工队伍的职业化水平一方面要注重引导青年社工投身职业,服务公众的“初心”情怀,另一方更要注重创建与优化工作环境,为青年社工提供职业支持资源,提高个人-职业匹配,实现青年社工个人与机构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