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1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土家语有南北方言之分,二者的近义词汇在语音、构词及语义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在比较南北方言词汇差异的同时,进一步对其内在理据进行分析,发现各异的语言环境以及所受汉语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导致南北方言词汇形成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古代西亚的广大地区(现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是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众多的民族依靠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古西亚艺术设计的高度成就。其成就主要体现在陶器、金银器和染织品的设计和制作方面,是在古代西亚地区休养生息的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53.
土家语俗语是在土家族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并经过锤炼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由于土家语没有文字,今天已经很难就每一个俗语的来源以及特征进行考证,但从类型学角度看,土家语俗语的形成与土家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生计方式、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同时土家语俗语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具有跨越性、在内容上具有民族性、在形式上具有灵活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4.
传统的石柱土家"啰儿调"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迅速蔓延的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啰儿调"一度面临失传境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声中,它成为了人们的传承客体,乃至消费文本。用艺术人类学视角来对土家"啰儿调"的生存环境、演唱场景及其流变过程进行动态性的描述,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5.
正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边相毗邻的武陵山区。土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老司城是土司治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所以,土家族民族文化在这片区域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在今天的老司城,我们既可以看到王城遗址、溪州铜柱、土司印信等厚重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能体会到如打溜子、摆手舞、哭嫁歌等鲜活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司城的土家儿女们用他们质朴的服饰、醇厚  相似文献   
56.
陈丽 《民族论坛》2013,(6):52-54
正黄梅调、花鼓戏一起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徽派建筑与土家吊脚楼相映成趣,湘绣、汉绣与景德镇瓷器各领风骚,剪纸与年画雅俗共赏,傩面与漆器传递着古老的信息……5月23日-6月2日,由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省文化厅联合主办、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湖北美术馆承办的"第一届湘赣鄂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以四省众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绎,首次共同向人们奉献了同处北纬30度线,山水相依、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同的湘赣鄂皖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  相似文献   
57.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是土家姑娘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在湘西洗车河畔有一位土家姑娘,她不慕外面的荣华与精彩,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制作她心爱的土家织锦,为传承土家文化写下动人的篇章。她就是龙山县人大代表、洗车河镇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负责人——叶英。一双灵巧的手上个世纪60年代末,叶英出生在风光秀丽的苗儿滩镇的叶家寨,这是一个以叶姓为主,集族而居的土家山寨,至今保留着"男耕女织、户有机声"的悠悠古风。  相似文献   
58.
中古阿拉伯史籍记载了一种优质的棉织品,名曰赞丹尼奇。1957年纺织品专家谢珀德、伊朗学家恒宁合作发表论文《赞丹尼奇已获识别?》(Zandanījī identified?),对收藏于比利时列日省于伊的一座天主教修院的一件织锦进行研究,就书写在背面的题铭作出粟特语的解读,尝试将其与传统记载中的赞丹尼奇织物建立联系。这一发现在古代纺织品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也有学者指出此说在文献与历史两方面都有讲不通的地方,但1957年的试论仍然被视为定论,“赞丹尼奇锦”已经成为纺织品研究中的一个似乎不争的确定实体。然而,重检原物,对题铭的重新研究表明,题铭语言实为阿拉伯语,内容则是这件织锦所有者的名字以及交易售价,与赞丹尼奇无关。  相似文献   
59.
湘西土家语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起步比较晚,信息化教学设备也较为落后.通过对这一地区开设有土家语的学校进行调查来了解这一地区的土家语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目的是使这一地区的土家语教学能与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合,使土家语及土家文化能借助信息技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60.
《秘书之友》2013,(4):F0002-F0002
南京云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吴村梅有一句诗就是用来描写南京云锦的:"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是南京工艺"三宝"之首。由于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云锦起源于距今1500多年的六朝。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是皇家衣饰的主要用料。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