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63篇
人才学   23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87篇
社会学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地名不是纯粹的地理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淀在里面。张家口地处京畿,是一座塞外山城,特殊的地域特点和相邻地区的文化传入与融合,使得该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民俗和地名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民俗画卷,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2.
重庆地区地处西南腹地,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区的渝蓉片。在语流音变的问题上,存在地方特色。本文从重庆主城三字组地名的语流音变出发,挖掘该地区方言语流音变的特点和个性。而语言的个性,从深层来看往往也是语言的共性,因此从中可以获得关于语流音变的普适性规律。  相似文献   
153.
任致远 《城市》2014,(1):3-8
正城市地名,不单单是一个特定的名词,其内涵十分丰富,凝结着自然地理特征,凝结着历史文化演化传统,凝结着社会发展脉络,凝结着重大事件纪念意义,凝结着地方民俗风情,凝结着人民心中的良好愿望,凝结着名人名胜传记志略等,以抽象的文字符号演绎着城市的个性特质和沿革故事,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文化表达,是  相似文献   
154.
地名是地理实体和区域的一种语言文字的代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西域地名是各个民族文化的反映,它体现了政治功能、经济文化功能,以及自然地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5.
<正>地名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地名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推行并逐步实现地名标准化,以充分发挥地名的各项功能,为城市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条件、为公民日常生活的便捷提供服务。政府要为公众提供便捷、易记、好找的地名,就要创新提供地名公共服务的方式。地名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就是完善地名服务的路径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充分利用私营部门,以建立一个可靠的、有效  相似文献   
156.
伊通河流域是满族的聚居地和发源地,积淀着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族文化内涵,满语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地名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对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认知,这使得满语地名文化成为伊通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伊通河为依托,研究民国时期以前文献中伊通河流域满语地名的存在情况,考察命名的原因、满族先人当时的居住环境及社会生活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7.
百科瞭望     
《山西老年》2011,(6):31
端午趣俗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除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等外,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斗百草旧时端午节盛行的一种游戏。是日,人们纷纷去郊外踏青,采集各种花草,比赛草的多寡、韧性和奇特,或对花草名。  相似文献   
158.
聚落地名反映了人类社会在变迁过程中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选择和适应。明清时期.西江走廊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从平原、河谷到低山、丘陵等地区都有人口的分布。但受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聚落类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聚落地名方面.除保留原有自然特征和古越语聚落地名外.社会类型聚落地名大量涌现,充分反映明清时期西江走廊地带在社会经济发展等状况,并奠定了以后本地区聚落地名在和自然特征和经济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空间格局和命名特征。  相似文献   
159.
自2001年规范汉字表第三次立项以来,人名用字定量多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基于这个背景,本文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多元文化国家个人身份的确立以及文化接触和融合这三个侧面,考察和总结国际专名研究及其最新趋势,力求从更广阔的视野揭示中外在专名规划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及挑战,从而为处理和理解汉字定量问题中专名因素的困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以顺应理论为指导,针对外宣翻译中的人名翻译,从一般人名翻译、名人名讳翻译、约定俗成名称以及谚语典故人名处理几个方面,阐述了翻译人名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并探讨了专有名词中一直被忽略的人名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