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7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93篇
管理学   1207篇
劳动科学   64篇
民族学   703篇
人才学   275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2684篇
理论方法论   557篇
综合类   6523篇
社会学   1269篇
统计学   144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952篇
  2013年   795篇
  2012年   977篇
  2011年   1055篇
  2010年   940篇
  2009年   931篇
  2008年   1114篇
  2007年   770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542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双龙 《决策》2006,(5):52-53
在出现的“负面报道”中,有些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有些是被炒作夸大,但终归都是一种危机。作为地方形象的代表和守护者,政府此时一定要全力扭转形势,防止恶意炒作,地域歧视、谣言散布等因素造成的危机扩大。  相似文献   
42.
秦德君 《决策》2004,(11):55-56
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公共事务,出现了公共权力以后。就有了一个公共权威“公共形象”的问题,但只是到了“现代性”的背景下,这种“公共形象”才具有了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意义,才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理性内容。  相似文献   
43.
文章以英国《卫报》中有关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23篇新闻报道为语料,建立小型语料库,运用语法隐喻理论,以费尔克劳夫的话语三维模式为分析工具,探究"他塑"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如何通过话语被构建的,对英国媒体中有关中国的报道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析,旨在为中国及时纠正外媒的主观偏见报道、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4.
唐代成都是仅次于长安、洛阳和扬州的全国第四城,在大唐文明向外传播时,与国都长安并驾齐驱为南、北丝绸之路上的双子星座。唐代成都的自然风光秀美:"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唐代成都的人文风光壮美:"雪下文君沽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扬雄宅在唯乔木,杜甫台荒绝旧邻。"唐代成都的文化形象俊美:"未栉凭栏眺锦城,烟笼万井二江明。香风满阁花满树,树树树梢啼晓莺。"  相似文献   
45.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已经走过十余年历程,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共建国家发展赢得新的机遇。随着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可以反映美国对该倡议的态度,便于中国做出有效应对措施。研究运用语料库文本挖掘方法,选取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中涉及“一带一路”的报道文本,从主题分布、主体建构、搭配词和索引行等维度考察美国主流媒体对该倡议的话语建构方式。研究发现,十年间美国两大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和中国影响力等多个主题。根据时间变化,报道主题存在三个阶段的差异:初期突出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中期重点报道中国的世界影响力,近期涉及新冷战等主题。两大媒体通过勾勒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大国关系和中美贸易等内容建构“中国”和“一带一路”形象,对该倡议的认知从早期的中性态度转向中近期的消极态度。基于此,一方面适时开展舆论反击工作是应对美国舆论的关键,向美国媒体传递高质量“一带一路”信息以回击不实言论;另一方面事实胜于雄辩,继续坚持共建“一带一路”是长期发展之要义,展现大国的胸怀与担当,吸纳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合作共赢,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46.
文章在给出国家图书馆及其社会形象定位概念含义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的三个基本依据,指出国家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有四个内容要点:托物赋形、表达职能、揭示属性和阐明地位。认为“纵横结合”或“经纬交叉”定位是国家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的合适方法,国家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应定位于“以知识存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天堂”,并重点阐明这一定位的内涵。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是“以知识存取为核心的顶级公共文化殿堂”。  相似文献   
47.
48.
49.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全球化视野将博物馆置于全球史、世界史的角度;思考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贡献与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也需要从当代性视角建立起历史与现代生活的链接,为人类寻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从历史发展纵向角度来看,博物馆承担着习俗传承和生活方式塑造的功能,文化创意产业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关注内容生产、业态创新和语境营造。从全球当代性的视角对博物馆藏品进行创造性和创意化解读是内容生产的关键。业态创新的本质则是为观众提供更多进入文化资源的渠道,授权观众书写自己的见解。语境营造需要博物馆转变传统的诠释方式和研究范式,以更多元化和融合发展的视角重新思考自身的哲学定位和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