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6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98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901篇
社会学   8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作为对穷人的救助行为,慈善居于基督教思想的核心。犹太教的公正观念给与穷人表达愿望、要求关怀的合法性,希腊文明中不记报偿的慈爱观奠定基督教慈善观的概念基础,耶稣的教导与行为体现了基督教“给与”的宗教意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发展,最终确立慈善的神学意义:慈善行为代表着上帝之爱。  相似文献   
162.
当前的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由于研究者多局限于"索隐法"等研究模式,不能够准确、深入地估量基督教文化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研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从内外两个层面展开.所谓内在层面的研究,指的是分析作家如何从内在的价值立场上吸收、化用基督教精神;外在层面的研究,主要分析作家在修辞策略等外在的层面对基督教文化资源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3.
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得到较大规模的传播,中国传统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与基督教神学之间产生了剧烈的碰撞.西方传教士们认为,上帝(天主)是世界的真正本原,上帝是唯一的创造者;新儒家则认为,太极乃世界的最初动力,阴阳的律动和动静的和谐是世界生成的根本机制.这样,儒家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和基督教神学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便有了巨大的差异.新儒家的思想对基督教神学基础有着颠覆性的威胁,传教士便把新儒家看做自己的劲敌.不过,双方诉诸笔墨的论辩方式,对跨文化交流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4.
胡振东 《船山学刊》2005,(3):137-138
自古至今,很多学者主张"儒家学说"就是"儒教"(本文不讨论该主张是否正确,只把"儒教"视为"儒家学说"的同义词).由孔子开创的懦教,数千年来一直是汉文化圈宗教"哲学"思想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5.
颜炳罡 《求是学刊》2003,30(6):41-46
近代中国,基督教强制性输入与儒家士绅的顽强抵制,衍生出中西两大文化"法"与"理"的冲突与张力,且由这种冲突与张力引发了一个个教案并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发生.诚然,儒家反洋教具有反抗列强文化侵略和捍卫儒教中国的双重文化意义,但由于盲目排外的"文化义和团"心态,同时也扭曲了中外文化正常交流的管道.总结这一历史教训,对于面临全球化与本土化困惑的我们,警惕强势文明文化、宗教与价值观的强制性输入和避免"文化义和团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6.
基督教在寻求哲学的理解过程中,将促使理性自觉到哪些原则?或者说,在历史上,哲学从基督教信仰中化解出了什么样的原则?这一设问所要追寻的就是这里所说的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原则,亦即,那些借助于哲学的反思而可被理性所理解、因而内在于理性而可以从理性自身开显出来的原则。对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原则的分析表明,真正的宗教信仰与哲学这个被视为理性之典范的科学之间有着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的关系它们之间一致的地方并不少于矛盾的地方。深刻的反思表明,对于哲学来说,基督教永远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理解的信仰系统,就如哲学本身永远是一个开放的自由体系一样。  相似文献   
167.
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情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道德建构角度展开对情感的研究,是舍勒的独特视角。舍勒指出,由人类基本情感体验构成的精神气质是充满伦理价值意义的系统,爱和恨是其中两种居于主导地位的激情建构形式。舍勒确立了一种"爱感优先论"的伦理学爱之本体论,认为理想道德的建构就是爱的秩序的建构。然而,随着基督教爱的伦理观的衰微,现代人情感之爱欲向怨恨转化。怨恨成了资本主义类型人的精神实质,它导致了伦理价值的颠覆。怨恨在现代社会伦理建构中惊人地活跃,它构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动力。受怨恨支配的现代世界道德价值观的颠倒,意味着现代文明精神的"没落"。要摆脱这种没落,必须恢复和重建基督教爱的伦理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8.
本文否定了基督教引起欧洲中世纪史学全面倒退的陈说,认为基督教在本质上是对世俗历史的扼杀,但同时也对西方史学观念的变革有着某些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9.
孙玉生 《学术交流》2006,12(12):169-171
许地山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意识,这种文化的构成并非是单元化的,它既有佛教的,又有基督教的,有时又是两种宗教义理的杂糅和融合。作家在作品中对于“人生苦”、“博爱主义”等的重组和建构,展示了作家的时代痛苦和对未来和谐社会的希冀,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功能和理想的价值评判色彩。但作家在接受和诠释这些文化理念的同时,也进行了理性的积极的反叛,消解掉其中不合理的宗教形式和有悖于我国国情的部分,体现出作家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0.
[摘要]解放初期政制转型的格局、意识形态的规定性以及中外关系的变化,都要求基督教对其既有工作作出调整,而新颁布的国家宗教政策又直接涉及到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活动。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必须加强学习改造。除要求各服务区组织员工开会检讨工作、拟定《爱国公约》外,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还积极开展“控诉运动”,力求自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