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78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62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1121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城市化背景下,壮族乡村传统工艺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宝贵资源,将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文化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可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并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产业化开发形式,是城市化背景下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发展的积极选择.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保护性开发模式的构建主要包含三方面:确立科学发展机制;创新商品产销策略;塑造产业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82.
道教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在西方也有较高的认同度。道教在生命健康生态伦理方面累积了大量有价值的东西。在生命健康生态伦理理念上,道教强调"守道"、"守一"、"法自然";在生命健康生态伦理规范上道教"贵生"、"恶杀";在生命健康生态伦理文化形式上,表现丰富,且多有引导。现时代深入挖掘道家优秀文化,对民族文化振兴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3.
新疆汉传佛教虽然继承了佛教文化传统,但是在新疆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它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佛教壁画、建筑的多元文化特色鲜明;佛教信众"皈依"率较高,但活动场所少;佛教文化影响处于上升态势。新疆本土道教虽具有内地道教文化的一般特征,但受到新疆从古至今多元文化的影响,新疆本土道教呈现出新的特质与品格。新疆本土道教鼓励信众追求死后神界的乐园生活,而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社会人生的现实生活;新疆本土道教重视社会伦理道德和个人伦理精神,要求在现实利益的世界里完成自我的完善;新疆本土道教要求信徒采用祈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活,并且参加社会生活,追求人生的幸福;新疆本土道教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层次性,更多地注重民间和世俗家庭的教导,其布道范围倾向于知识水平较低的阶层。  相似文献   
84.
20世纪以来,嫦娥神话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特别是80年代以后,对嫦娥神话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一,注重对其本身寓意的探讨;其二,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钩沉和横向比较以还原其最初面貌;其三,对嫦娥神话中个别具体问题的争论较为集中。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对嫦娥神话文化意蕴的深刻剖析;缺乏纵向上对其发展、流变情况的考察;很少挖掘其在文学、美学等方面的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从主题学角度探索其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对其展衍情况作整体梳理、注重道教神仙思想对嫦娥神话的渗透和利用及嫦娥神话对民俗的影响等方面进一步开拓与深入。  相似文献   
85.
由黄雄鹰教授主编的《右江流域壮族经济史稿》是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 ,其内容丰富 ,选题精当 ;重视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和分析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86.
基于佛教中国化历程的考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特质。研究认为,在中国固有的人文理性这一文化基调的引导下,佛教文化本土化并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向心性哲学层面的深度拓展,这一过程大致发生在唐初、五代末宋初、明末、民初,这4个阶段的中华文化特质主要表现为人文理性的拓展与心性哲学的深化。  相似文献   
87.
在桂西南壮族乡村地区,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传统文化的助推力量、内生动力的辅助功能,共同形塑着以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结构。壮族仪式传统以其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染的重要节庆为节点,呈递出时空关联下的地方文化诉求表达,展示了乡村社会治理中仪式传统的社会功能。同时,传统仪式文化在形塑壮族群众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同时,强化了壮族村屯共同体意识。在"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结构中,地方特色的主体性、内生性、传统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社会治理需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方仪式传统阐释的集体目标和情感归属,关注更具现代意义的具有内生性秩序规范的乡村治理内涵。  相似文献   
88.
在《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族群认同问卷》的基础上参考菲尼的多族群认同问卷,抽取若干项目组成量表,对广西汉、壮族大学生共583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壮族大学生相较于汉族对本族群的文化,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趋同更高,即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较高;来自山区的大学生相较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认知和行为维度有较高的得分,并达到...  相似文献   
89.
论道诗     
诗歌与宗教,历来关系密切。纵观人类文明史,大宗教盛行的时代,必然有带宗教色彩的诗歌盛行。道教是中华文化滋生出来的最大宗教,随着道教的流行,道诗(即带有道教内容的诗歌)也繁荣起来。现存道诗估计在十万首以上,单从遗存的数量也可想见繁荣时的盛况。道诗有着鲜...  相似文献   
90.
道教医学模式是熔生理治疗、心理治疗、精神信仰治疗和社会治疗于一炉的综合性、多元化的医学模式。它有二大特征,一是作为一门宗教医学而不排斥世俗医学,把符咒治病术与药物疗法结合起来;二是善于运用信仰疗法和各种自然疗法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道教医学模式的确立有其深厚的宗教哲学基础,道教天人观是其重要的认识论基础,而道教合修众术以长生的修道思想则是它的多元化模式赖以形成的方法论基础。强调理身\治心与医世的统一,这与现代医学发展模式有某种共通之处,因此不乏可资借鉴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