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6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1076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月10日——11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领导科学研究所成立。所长:刘吉,副所长:陈土光(中国科协讲师团副团长),胡彬(中共中央党校),姜振华(湖北省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三人。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吉,副主任孙钱章,马绍孟,陈土光。所学术委员:王景耀,王健刚,李南熏,华孝清,卢存岳,宋定国,徐仲华,李光炎等。  相似文献   
82.
本文剖析了重点学科建设“五结合”模式的特色与内涵,阐述了“五结合”模式的实践及其成效,总结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
传统史学无法割舍的"政治情结",过度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一些史学家们,尤其是在早期,由于具体国情的复杂性,众学者在研究中胸存先入之见,承担了太多的社会政治责任感,给史学的研究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三年之丧"起源问题的讨论便属明显一例.因此,对20世纪史学研究进行必要的反思,将有利于本学科的规范,加强学科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84.
当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提出了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学术界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南昌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在重视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同时,也经常围绕着学术界的争论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青年学子针对学术前沿的争议各抒己见.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都是令学术界殚思竭虑的问题.作者们发表的看法,显示了他们至为珍贵的探索热情.<比较文学为什么总会发生危机?>一文不仅认同了这种危机现象,而且指出这种危机在欧美大陆学界同样存在,是一种"国际性灾害".对比较文学的学理依据缺乏深刻的认识,文学积淀浅薄,文化研究泛滥,是危机的根源.如何走出危机呢?作者提出加强差异研究的主张,并且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化全球化"是一种悖论>一文从文化的特性出发,论述了"文化全球化"只不过是一个虚拟的现实;并提醒世人不能忽视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和价值变迁等后果.作者主张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加强与异域文化的交流,来防止文化渗透,达到相互理解.<雏议流散写作中的文化身份>一文,通过流散写作这个个案,探讨了文化传统的顽固性本质和认同异域文化的艰巨性.制约流散写作中"主流身份"与"他者"相互关系的因素,就是文化差异.重视差异,才能认同文化身份.<从文本批评向历史主义的回归>一文,用宏观的视野勾画出20世纪西方文论的走向.自足的"文学性"并不是文学的惟一属性,文本分析离不开社会历史内涵.文本批评的"文学性"只有与文化批评的"历史性"融合,才能正确地揭示文学的本质.<后殖民主义批评在中国的讨论热点追踪及其探析>一文指出了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双重性特点.后殖民理论是在西方学术体制内部形成的话语体系,与第三世界的声音迥然不同.尽管他们也批判西方的意识形态传统,但这种批判又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限定和包容.后殖民批评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在第一世界内部争夺话语主导权的批评策略,与真正的后殖民地批评相去甚远,因而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5.
刍议流散写作中的文化身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提出了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学术界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南昌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在重视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同时,也经常围绕着学术界的争论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青年学子针对学术前沿的争议各抒己见。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都是令学术界殚思竭虑的问题。作者们发表的看法,显示了他们至为珍贵的探索热情。《比较文学:为什么总会发生危机?》一文不仅认同了这种危机现象,而且指出这种危机在欧美大陆学界同样存在,是一种"国际性灾害"。对比较文学的学理依据缺乏深刻的认识,文学积淀浅薄,文化研究泛滥,是危机的根源。如何走出危机呢?作者提出加强差异研究的主张,并且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化全球化"是一种悖论》一文从文化的特性出发,论述了"文化全球化"只不过是一个虚拟的现实;并提醒世人不能忽视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和价值变迁等后果。作者主张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加强与异域文化的交流,来防止文化渗透,达到相互理解。《雏议流散写作中的文化身份》一文,通过流散写作这个个案,探讨了文化传统的顽固性本质和认同异域文化的艰巨性。制约流散  相似文献   
86.
当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提出了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学术界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南昌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在重视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同时,也经常围绕着学术界的争论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青年学子针对学术前沿的争议各抒己见。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都是令学术界殚思竭虑的问题。作者们发表的看法,显示了他们至为珍贵的探索热情。《比较文学:为什么总会发生危机?》一文不仅认同了这种危机现象,而且指出这种危机在欧美大陆学界同样存在,是一种"国际性灾害"。对比较文学的学理依据缺乏深刻的认识,文学积淀浅薄,文化研究泛滥,是危机的根源。如何走出危机呢?作者提出加强差异研究的主张,并且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化全球化"是一种悖论》一文从文化的特性出发,论述了"文化全球化"只不过是一个虚拟的现实;并提醒世人不能忽视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和价值变迁等后果。作者主张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加强与异域文化的交流,来防止文化渗透,达到相互理解。《雏议流散写作中的文化身份》一文,通过流散写作这个个案,探讨了文化传统的顽固性本质和认同异域文化的艰巨性。制约流散  相似文献   
8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国内经济出现新的景观 ,然而由此引起的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也无疑给我国民俗学学科建设造成一定的干扰。作为民俗学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文化全球化”的趋势 ,强化民俗学本土化观念 ,抢救民族民间活态文化 ,重视本学科的应用研究 ,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88.
本文针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改革、教育理念、课程定位、教学方法和教师素养等方面,提出改进与完善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9.
自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17年间,我国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虽然或多或少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但总的来看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和发展.  相似文献   
90.
科学事业和学科的发展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永无止境.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积累,是"万物之灵"的主要标志.即使公认的一些学科的开创者或伟大的发明者,在科学历史的长河中,也属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一定阶段的成果,是后人继承前人智慧的结果.我很赞赏周总理青年时代东渡日本时所写的那首诗,"邃密群科济世穷",道出了尽管学科的发展邃密而细致,随着社会的进步,仍需要不断发展.林业史这一学科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