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
通过反思邓小平理论主题,江泽民形成了自己的诚信思想。这一思想的主旨是要求人们明确诚实守信原则,建设诚信社会主义。江泽民的诚信思想不仅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主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明确全面建设诚信社会主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经济伦理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伦理是经济生活领域中固有的伦理道德现象,它形式上是社会伦理要求与经济运行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本质上则是由经济必然性所派生的伦理应然性,具体表现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伦理理念、伦理行为方式以及经济活动主体间的伦理关系。经济伦理的公正守信原则就在于能够从经济交往的最一般规则出发来维护经济主体的人性,进而可以在最低限度上避免破坏经济效率的人性异化现象的孳生蔓延。经济伦理唯有在获得外在权力(首先是政治权力)的明确支持时,方能够对经济生活发挥广泛的影响,并成为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维持经济生活秩序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3.
蒋槟 《南方论刊》2006,(4):27-27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诚实信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我国《合同法》对于诚实信用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第92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履行以及合同终止的全过程中,应当诚实守信,善意地行使权利…  相似文献   
24.
《新世纪领导者》2006,(10):34-34
中国人寿德城区支公司自1996年,产、寿险分业以来,公司不断开拓创新,依靠诚实守信和文明服务,各项业务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年保费收入由分业时的800余万元跨越了亿元大关,在各个乡镇陆续建立起8个营销服务网点,员工人数由1996年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400余人,几年来共发生赔案1.2万多起,赔款金额达2200多万元,忠实地体现了“诚信为本”,“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企业经营理念,铸就了强有力的国寿品牌,也为我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5.
文章立足考试不诚信、公平正义缺失等高职校园软环境中的局部不良现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就如何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软环境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6.
文章立足考试不诚信、公平正义缺失等高职校园软环境中的局部不良现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就如何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软环境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7.
简要阐述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诚信构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8.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遵守宪法、忠诚于宪法、依法行政,并将其行为公示于众,对公众诚实守信。政府诚 信,是人民政府的必备品质,是依法行政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诚信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信誉,是西方契约文化的重要内核.继承与借鉴中西信用伦理要素,重建当代中国信用伦理体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0.
胡锦涛同志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鸣。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繁荣,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