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20篇 |
免费 | 241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9篇 |
劳动科学 | 13篇 |
民族学 | 565篇 |
人才学 | 147篇 |
丛书文集 | 1364篇 |
理论方法论 | 195篇 |
综合类 | 6611篇 |
社会学 | 581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126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80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47篇 |
2016年 | 199篇 |
2015年 | 318篇 |
2014年 | 598篇 |
2013年 | 588篇 |
2012年 | 706篇 |
2011年 | 798篇 |
2010年 | 762篇 |
2009年 | 728篇 |
2008年 | 781篇 |
2007年 | 633篇 |
2006年 | 537篇 |
2005年 | 418篇 |
2004年 | 366篇 |
2003年 | 272篇 |
2002年 | 262篇 |
2001年 | 224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99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夜深人静的时候,笔者时常夜不能寐:倘若作为一位民政局的青年干部,一位所谓的"文学学士",也算是半个文字客的话,如果不将民政人那种集人道、博爱、奉献等于一身的事迹注入笔端,抒发无尽的情爱,我是否愧对了深爱我、关心我并且培养我成长的民政人,是否缺少一双鹞鹰般的眼睛呢?已故著名作家莫应丰曾写过一篇短文,题目叫《鹞鹰的眼睛》。文章指出:为什么经验丰富的作家总能找到好的题材,发现不平常的 相似文献
102.
语迹理论是生成语法框架下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假设,但这种理论假设正确与否,句法表征中是否真正存在没有语音形式的语迹,必须得到与语言相关的脑神经机制的实验验证。本研究在生成语法理论背景下,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汉语话题句为研究语料,考察了汉语语迹的神经机制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汉语话题句的加工过程中所诱发的持续负波、动词位置的负成分以及句末位置的P600成分,均反映了句首话题成分移位后会在原有位置留有语迹,二者之间存在句法依存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语迹在汉语话题句中有其神经机制,语迹理论假设的合理性能够得到大脑神经机制上的证明。同时研究也从神经机制的角度逆向证实了汉语话题句是经由移位生成的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103.
沈文静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3):35-40
文章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下对《发条橙》中的纳查奇语进行了考察。在小说中,纳查奇语作为一种青少年反语言,是反文化身份的重要表征方式,而反文化身份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对主流文化的反叛。青少年的话语建构了他们的反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04.
刘永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3):21-26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旨在加强对人际意义的研究,它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称呼语变异的研究中,用来分析称呼语变异如何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情感立场、行为判断和欣赏评价。另外,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在称呼语的态度评价中。 相似文献
105.
国外的鄂温克语研究开展得比较早,约有150年的历史。日本、俄罗斯、韩国、美国等国家的一些语言学家对鄂温克语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这些研究推动了国际鄂温克语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邓亮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
为检验孙艺风(2006)提出的"文化离散",选取<道德经>第一章的华人英译本和英美译本作为材料,让西南大学40名留学生完成"<道德经>第一章英译对比量表",初步探讨了文化离散在典籍英译中的实践性.结果表明:(1)华人译本的流畅性总体上显著优于英美译本,而在措辞、韵律方面不及英美译本,措辞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韵律上则无显著差别;(2)离散体验对目的语读者有积极影响,有助于获取更多的异域文化信息;(3)在文化信息传达上,离散体验对译者无积极影响,相反,英美译本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略多于华人译本,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7.
论述了光秃动词的成因和与其相关的4种假说,并对其中的局限性做出了探讨。针对光秃动词产生的核心-功能语类展开了论述,认为光秃动词的成因与功能语类特征的失效息息相关。围绕功能语类对词汇习得的重要作用,提出应将母语对二语的负迁移和特殊语境影响与功能语类联系起来,解释光秃动词的出现。从功能语类、语言负迁移和特殊语境三方面提出了消除光秃动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8.
杨志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1):100-104
全面分析了“姑娘”在《红楼梦》中的各种用法,辨析了前人关于“姑娘”在指称“妾”和“姑母”的用法时的某些误解。指出“姑娘”在《红楼梦》中有指称年轻的未婚女子、女儿、妾、姑妈、小姑子及轻浮女子等用法。分析了称呼语多义性在《红楼梦》中的普遍存在及称呼语的多义性与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周湉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3)
语言石化现象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也是二语习得界争论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多种理论概述了石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避免石化现象产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巴赫金复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传统单纯强调作者权威性的叙事理论不同,巴赫金否认作者的绝对权力,认为在复调小说中,主人公通过对话拥有与作者平等的地位.主人公作为独立主体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巴赫金这一观点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他在哲学上持外位性观点,强调人在时间上、空间上以及价值上所具有的局限性;在小说理论上他提倡的杂语性和对话性并借此反对作者专制话语权.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巴赫金反传统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