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35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318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868篇
社会学   309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西方学术界的视阈中,马克思为人类社会留下的精神遗产主要是: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继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从而改变了20世纪的国际政治格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特别是对其中工厂及其企业家的分析,比以往的任何描述都更为生动和深刻,并对当今的现实经济生活仍然具有解释力;马克思的学术思想,综合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诸多学科,已经并将继续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近代建筑遗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分为初始期、起步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并根据中国近代建筑特性将其分为承续型、影响型、早发型、后延型四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体现出传统承续与外来文化之双重影响为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性,必须对其科学地进行分级分类,区别对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护、利用(再利用),废弃或拆除的对策。结合城市与历史地段研究、工业遗产保护以及相关个体建筑复原保护实践,论述近代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提出近代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3.
"遗产廊道"是一种较新的区域化遗产综合保护方法。本文通过对藏彝走廊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的意义,构建的可行性以及构建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的研究,来探讨构建藏彝走廊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廊道的可行性。遗产廊道这种区域化遗产综合保护方法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实现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贵州仡佬族女作家王华在创作中始终坚守乡土民间立场,关注贵州村民的生存真实,她的小说《家园》即是其为彰显乡村文化的人文价值而展开的一次文化玄思与表述尝试。《家园》通过安沙文化与山外文化的一系列碰撞、比较,隐晦曲折地诠释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在《家园》中,对自身文化从不敝帚自珍的安沙人,在迁居山外、饱受折磨的过程中,终于逐渐认识到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继而决心用魔幻化的绝望手段来守望安沙文化。《家园》表明王华的乡村文化表述成功地实现了范式超越,其特点就是借鉴“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符号学”等文化研究手段进行民主、平等的地方性文化表述。  相似文献   
9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博弈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使得政府在制定保护策略时要同时考虑传承人的传承意识与文化遗产物质代表的生存状况而难以兼顾,本文以一个新的角度——将个人效用数字化,主张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博弈理论将个人意识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统一在一起,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先传承人后文化遗产的二级作用困境,并提供了运用博弈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充分性与必要性阐释。  相似文献   
96.
张炜在自己的创作中,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近乎疼痛的理性思考为基础,建构了厚重而高远的精神和思想大厦。回归自然作为张炜思想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反复传达着作家返回生存以及生命本真状态的努力方向。在发展主义至上的时代,他追问的是关于生命的本原和精神性存在,以及人类可能抵达的精神高度。在失落中寻找,在寻找中追问,不仅向旷野大地寻找生命的现世家园,还向历史文化和自然哲学寻找生命的终极家园。张炜饱含忧患意识,以超越世俗的洞见,为我们营造了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生命乌托邦。  相似文献   
97.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由来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全球性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这一全球性工程30年来三大里程碑作历史回顾,并对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民间文化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等,作了明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98.
民族地区地方博物馆对促进多民族地方历史、族群认同乃至建构“多元一体格局”现代多民族国家的理念和实践是意义非凡的。地方博物馆借助“器物展览”对地方历史进行重新书写过程中,其表述往往面对双重的矛盾张力而不可自拔,或受限于现代民族国家的话语,或囿于华夏传统大国叙事的桎梏。南宁博物馆在“国家历史—地方族群历史”整体框架下凸出邕江地方记忆和家园遗产,重塑地方史与建构多民族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99.
南音作为地方性文化,在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更凸显其地方性文化的魅力与地位。笔者将阐释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先生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从其内涵、外延、价值逐层深入论述,以“地方性知识”研究视角来分析南音的生存现状、文化形态等方面问题。最后,回归文化生存现状,讨论南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0.
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是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确保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文章以泰山世界遗产为例,用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分析泰山世界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泰山世界遗产保护的对策,即树立文化价值导向的遗产管理理念;通过上级政府的协调,实现景区的统一管理;以完整性原则为指导,实现文化、自然、游客体验的完整性;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