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8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方芳 《广西社会科学》2005,(12):144-146
况澄,道光二年进士,广西临桂著名诗人兼地方文献整理学家,清季四大词人之一况周颐的伯父。无论是在临桂况氏科举家族还是在地方文化建设上,况澄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但是,时至今日他的生卒年仍不为人所知。从况澄本人的诗作《西舍诗钞》入手,从诗作中的相关纪事作品推断出他的生卒年,而后与况氏家谱中所载部分内容和时间相互印证,指出况澄在会试卷中所载生年有误,并确定他的具体生年是1799年,卒年为1866年。  相似文献   
72.
73.
徽州家谱作为记载徽州宗族主要历史的文献资料,有较系统的编纂理论与方法。在清代徽州家谱的编修过程中,编修者十分注重家谱编修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具体表现在重视家谱体例继承与发展、重视家族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重视家谱的教化和激励功能。《馆田李氏宗谱》的编修秉承了上述特点,袭用了前代的编修理论与方法,并有所发展。深入探究该家谱的编修特色与具体内容,对研究清代徽州乡村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今年是元代大政治家、云南省首任省长赛典赤.赡思丁诞辰800周年。80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值得纪念的日子。作为赛典赤众多后裔之一,在这个庄严的纪念大会上,我想谈以下三点。一、《赛典赤家谱》《赛典赤家谱》,赛典赤家族历代所修,昆明沙又新(沙儒诚)收藏;《马氏家乘》,赛典赤家族历代所修,巍  相似文献   
75.
宁波东乡下应街道的史氏、陆氏,乾嘉时期开创了家谱的编纂。开创家谱编纂的是族中读书人,如秀才,甚至举人,尤其是塾师。两村开始由族内人员承担编纂工作,晚清始聘请职业谱师或著名学人来主持宗谱编纂工作。史氏、陆氏家谱开始多为稿本、抄本,晚清以后开始有印本,印刷数量有限,这是保密意识所致。两族形成家谱编修传统后,坚持续修达六次。民国后期的家谱编纂,在外经商的村人参与了编纂,体现出中国由农耕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型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6.
家谱是族群共同体社会记忆的集体叙事。近十来年,随着跨境民族“家-国”命运共同体意识逐渐增强,滇缅边境的景颇族开始了家谱修编。龙安村已印制的孔、刀、刘三大姓氏的家谱都将溯本同源和共有家园作为叙事策略,凸显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体现了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基础的族群身份建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家谱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定版”的文化表征,而且激发了跨境民族自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源动力,呈现出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建构实践逻辑。立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研究边疆跨境民族家谱现象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7.
王余佑为明清之际北学的重要代表。其诗文集《五公山人集》对于揭示他和亲朋社友的生活状态具有典型意义。《事迹纪略》为《王氏家谱》中保存的一册抄本文献,由王余佑手创、历世子孙递修递抄而成,其中包括不见于今本文集的王余佑、孙奇逢、颜元、李塨等人的传记,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8.
79.
本文根据金启孙先生的<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屯调查报告>中收集的史料<唐氏家谱>中的"家训"部分的<婚姻>的条目,对之加以分析而成.文中就将婚姻的男女的年龄的规定;议婚的原则;关于婚姻的决定权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0.
以民国时期珍稀山东峄县《武氏族谱》、山东无棣《高氏五修族谱》、河北献县垛庄《张氏家谱》、广东廉江《庞氏族谱》为研究对象,对这四种家谱文献的作者、始祖、始迁祖、修撰过程、内容等进行综合考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