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75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468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屈原骚怨心境的生成源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处境,其"骚(忧)"有二:得不到国君信任之"忧",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之"忧";其"怨"亦有二:楚王昏聩之"怨",群小谗陷之"怨"。诗人以神话思维方式,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抒写内心的骚怨情怀,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与诗人所生活的楚地盛行巫风、巫文化有关。骚怨心境驱使诗人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诗人的骚怨心境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得以宣泄。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鲁迅与屈原的"流放意识"、先哲精神,以及对人生旅程和行为方式的抉择,探讨两位大师的血缘关系以及鲁迅对屈原的超越.  相似文献   
43.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屈原、杜甫有相同的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反差 ,甚至在现实中根本就找不到理想实现的途径 ,结果 ,依前圣的准则所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并为之献身的生命根基成了一种虚无的存在。屈原因怀疑社会、历史和宇宙自然而著《天问》 ,最后以结束生命的形式来结束无法得到回答的思考和疑问。杜甫没有产生屈原似的彻底的怀疑精神 ,那些“止于忠孝”、“一饭未忘君”的作品却获得了爱国的意义 ,这是杜甫的一种必然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44.
试论屈原《天问》对三峡土家族"盘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在其<天问>中,以气吞山河的气慨和空前绝后的天才智慧提出了170多个问题,也开创了"问难"的诗歌体式.三峡土家族"一问一答"的"盘歌"在内容、形式方面与屈原<天问>有诸多相同之处.考虑到屈原诗歌的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可以认为这种相同不是巧合,而是<天问>对"盘歌"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45.
西周时,把已成书的《周易》──《易经》六十四卦每卦每交都作解释,叫“卦辞”和“交辞”。为使人易懂,《易经)的这些“交辞”,都用文学语言、散文、韵文的形式写成;就其内容,则反映了当时生活上的婚、丧、嫁、娶、耕、牧、渔、猎;在社会结构上反映家庭\法律;在战争上反映胜利与失败;在宗教上反映神鬼与人的关系等等。虽然成书于统治阶级文人之手,历史上一般都说是周朝文王整理编写的,“西伯囚而演(易)”。统治阶级用它卜资被统治的人们也相信它。《诗经·氓)中不是那个”氓”,在结婚之前,还占I一卦,卦象吉利,才成婚的…  相似文献   
46.
屈原所创作的骚体在形制上奇伟空阔,以问谋篇用线性的历时性的结构来展示立体式共时性的抒情;在词语上,由于情感的大悲大爱无所拘束成就了一种崇高的雅美,又由于楚地风俗的强烈影响成就一种楚风楚韵的修美而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47.
屈庄风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情思韵致、想象境界、象征意味、语言风貌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屈骚和《庄子》的异同。认为其同中有异、异大于同。而构成因素的区别也带来了整体风格的差异。虽然屈庄同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奠基人,但屈骚郁愤缠绵、耀艳华逸;庄文淡远超然、汪洋恣肆  相似文献   
48.
屈原哀郢的原因是因见白起破郢。文章立足历史,分别从时空条件及人物主观心理方面论证了此观点  相似文献   
49.
20世纪50、60年代,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在日本改编后由“前进座”剧团数次公演,并在中日之间展开交流、讨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在战后日本民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学界好评。  相似文献   
50.
元人对屈原基本上都是持一种嘲讽的态度。这种价值评判的形成 ,与元人的生存环境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价值向度的变形来自于生存环境的险恶。同时 ,与历史上对屈原的消极评价也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