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809篇 |
免费 | 604篇 |
国内免费 | 12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451篇 |
劳动科学 | 950篇 |
民族学 | 513篇 |
人才学 | 1437篇 |
人口学 | 413篇 |
丛书文集 | 5792篇 |
教育普及 | 1篇 |
理论方法论 | 2005篇 |
综合类 | 14524篇 |
社会学 | 2943篇 |
统计学 | 15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17篇 |
2023年 | 847篇 |
2022年 | 739篇 |
2021年 | 893篇 |
2020年 | 788篇 |
2019年 | 812篇 |
2018年 | 264篇 |
2017年 | 477篇 |
2016年 | 693篇 |
2015年 | 1158篇 |
2014年 | 2870篇 |
2013年 | 2270篇 |
2012年 | 2644篇 |
2011年 | 3069篇 |
2010年 | 2603篇 |
2009年 | 2941篇 |
2008年 | 2903篇 |
2007年 | 1881篇 |
2006年 | 1588篇 |
2005年 | 1452篇 |
2004年 | 1305篇 |
2003年 | 1319篇 |
2002年 | 969篇 |
2001年 | 917篇 |
2000年 | 678篇 |
1999年 | 380篇 |
1998年 | 178篇 |
1997年 | 124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随着工程对世界的变革和对公众的影响不断增强,公众与工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特定的公众正在实现从理解工程到参与工程甚至影响工程的角色转变,而为了与这一逻辑演进相适应,内在地要求从工程到公众进行精准知识传播。在回溯公众理解工程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对工程知识传播的理论指向的基础上,指出工程知识的精准传播是公众理解工程的重要途径,针对工程知识传播的本质应精准把握传播重点、细分传播对象、设置传播内容和选择传播机会。
相似文献73.
74.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和挑战。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我国的社会治理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治理等各领域所彰显的强大优势,取得了抗疫的重要成果。但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治理也暴露出诸多短板和不足,这就更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改革和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75.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争政策的演进呈现出清晰的脉络,竞争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从理论逻辑上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就从根本上确立了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它能够驱动资源的不断流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机会均等。更为重要的是,竞争能够迫使隐藏信息显示出来,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有效指引,从而保证经济繁荣和社会充满活力。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自由进入、确保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围绕竞争政策完善政府政策体系是三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76.
<正>公共危机,往往"危"中有"机"。本文以政策文本分析为研究方法,考察和剖析日本地方政府①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及其经验,以期推动相关研究并供实务参考。一、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与地方保健所(一)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内涵及其体系构建在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被称为"健康危机管理",目前已成为日本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进入20世纪80年代,鉴于国家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修订,当时主管日本公共卫生事业的厚生省(2001年重组为厚生劳动省)决定改革公共卫生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77.
技术治理因契合国家精准治理需求而被广泛应用于基层治理和政策执行之中。技术治理作为整体性工程,在基层社会需要一定的运行条件。村级治理行政化、治理对象规则化和资源分配规范化保证了技术治理的社会适配性,使技术能够较好地嵌入治理体系之中,并发挥实质性作用。技术治理在基层社会中的良性运行产生了直接性和延伸性的治理效果,不仅推动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倒逼基层社会调整自身行动,形成规则意识,以规范的行为方式与国家治理体系互动,进而促进农村社会程式化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78.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大城市圈又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居住功能日益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战后,日本的大城市圈是20世纪60年代后与社会经济日益高度发展同步协调开发建设起来的。目前,日本全国已开发建设起了东京、大阪和名古屋等一系列大城市圈。日本的大城市圈主要是以圈域结构为地域特征的社会综合活动的集合体,它有效地发挥出了城市设施主体布局合理化和循环经济体系化、内外联系有机化,而且实现行政管理圈、工业生产活动圈、流通集散营销圈、居民生活居住圈、文化娱乐活动圈等多结构并存,布局合理的城市结构体系。目前,我国也正在开发“长三角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一系列大城市圈,因此,研究日本的大城市圈开发建设无疑对我国正在开发建设的“都市圈”有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9.
80.
国有企业经营者任职资格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统一、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企业经营者作为能够激活和有效组织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资本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特有稀缺资源,也必须遵循市场原则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并按市场法则进行管理。但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和管理,大多沿用党政干部选拔和管理模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据2003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组的系统调查表明,90%国有企业经营者是由组织任命的。被调查者对“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的分别占2.3%和23.8%,而认为“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分别占26.1%和4.9%;经营者对“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培育”状况表示“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分别占30.9%和4.7%,这表明职业经理人才市场还不发达,经营者市场化程度还较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制度目前仍以“行政配置”为主要方式,经营者选拔还没有体现竞争、公平、有效的原则,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公开、竞争、公正、择优的原则改革任用方式,具体地说应当采用竞争选聘的方式进行选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