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麦地岩画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其中包括大量的象形符号和抽象符号,如果运用古文字知识尤其是甲骨文知识,解读这些岩画抽象符号的表意性质,寻找汉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图画阶段,便可证实大麦地岩画的文字性质。  相似文献   
12.
位于天山南麓的科普加衣岩画,主要是原始社会时期的狩猎和放牧岩画。在岩画沟口有车师族的大片墓葬群,沟中水草丰茂,有繁复的兽群和畜群,以大角羊为最多,其次是骆驼,还有鹿、马、虎、豹、狼、狗等。生动地反映了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情态及狩猎、放牧实情。  相似文献   
13.
左江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的伟大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章从左江花山岩画与骆越族群的文化渊源、文化内涵、艺术特征和价值、对现当代文化发展影响等七个方面总结分析左江花山岩画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深化对左江花山岩画的认识,进一步阐发其对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以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取象是岩画制象的首要步骤。中国岩画在取象中显示出了几大原则。第一是简化原则。它包括投影轮廓技法、局部代整体技法和抽象化技法。第二是最大轮廓化原则,指最大面积地截取轮廓。这在早期艺术中时常出现。第三是局部凸现原则。它在中国岩画中表现为形体的凸现与位置的凸现两种形式。第四是多点平视原则。它表现了岩画缺乏背景衬托,属于触觉绘画的特征。这些原则的综合运用代表着原始岩画的取象特征,显示了原始先民的取象思维。  相似文献   
15.
在原始时代,中国人的祖先对圆形的意味已然有深刻体味,并在原始艺术中表现得较为充分。圆形是生命力的象征,是神灵的象征,是完满、美好的象征,更是生生不已的中国哲学思想的表征。其神弥远,其义也精。在中国岩画中,圆的造型方式充满智慧。  相似文献   
16.
左江崖画有不少较为抽象的图像符号,包括各种环形圆圈和飞禽图像,这些二维抽象符号所隐喻的原始宗教意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另外,左江崖画在大空间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朝南,二是做于临江悬崖.这些空间特点显然暗含着古人的某些神秘观念,因此,有必要从宗教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左江崖画的二维抽象符号和三维形象空间所隐喻的文化指向.  相似文献   
17.
从牛形岩画看牛与人之神秘关系——“牛文化”系列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境内岩画和欧洲、非洲的古老岩画、洞穴壁画以及世界上其它原始艺本都充分证明:牛不仅与人类物质生活有悠久而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原始先民的生殖(生产)崇拜更有极为明显而普遍的联系。这两种联系既不同又合而为一。反映出人类原始思维、原始文化的鲜明特征。这对于探究人类文明之起源,文化、艺本的起源、发展都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论述了岩画与原始宗教的关系。研究了岩画的历史分期。认为岩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一定思维和认识的反映,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当然也就是原始宗教的产物,它与原始宗教有着大致相同的发生、发展、兴衰过程。  相似文献   
19.
岩画是流传至今的人类最辉煌的艺术文化遗产之一.本文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艺术文化学、美术学等理论方法,对位于凉山昭觉县境内的彝族古代南诏岩画遗址"博什瓦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揭示"博什瓦黑岩画"集佛教文化及彝族毕摩文化、武士文化、图腾文化等为一体的艺术文化特征与内涵,阐明"博什瓦黑岩画"是彝汉文化交融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0.
马晓玖 《西域研究》2014,(4):123-128
本文以新疆天山北麓的康家石门子岩画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内容、风格、主题的了解上,探索作品体现出的艺术内涵、社会功能以及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