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1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68篇
管理学   862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169篇
人才学   150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657篇
理论方法论   303篇
综合类   4295篇
社会学   828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598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青岛画报》2012,(7):78-81
上世纪初,一代宗师、著名男旦梅兰芳大师活跃于舞台上,无数人为他的唱功和绝美的扮相所倾倒。时光轮转,百年之后,来自东北公主岭市一个普通农家的小伙子登上了央视舞台,在全国观众面前一展其男旦风采。他,就是李玉刚。  相似文献   
122.
作者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一方面是具有很强的理性色彩,能够有力回答当时社会论争问题;另一方面是蕴含极高的审美价值,唤起读者"美学的感应"。纵观作者的创作过程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深度、社会责任感及刻画人物的"艺术腕力"达到了统一,"理性和形象,两种思维的交叉与融合",是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方法,作者在吴荪甫形象中倾注了艺术创造的审美情愫,这种情愫来自于作者"治国、齐家,平天下"远大志向,既有理性思维的参与,又重视形象思维的"回归",吴荪甫形象正是这种所谓"矛盾"的统一体,是主观情感与理性思维相辅相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3.
《卡门》改编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短篇同名小说《卡门》(又名《嘉尔曼》),讲述了天生狂放不羁的吉普赛女郎卡门的冒险经历。表现手法非常的现实,以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经历完全暴露在当时的社会里,采用现实的描绘场景,让观众能身临其境。本文将视点放在米凯拉的音乐形象的塑造上。  相似文献   
124.
西王母是上古文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位女神形象,其形象的演进有着很强的典范意义。迄于东汉的文学中的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呈现出这样的规律:由原始到文明、由简单到复杂、由随意到初步定型、由可怕到可敬、由高不可攀的狰狞神怪到可亲可昵的慈悲美妇、由功能单一的凶神到无所不能拯济苍生的救世主。该形象从普通神灵逐渐升格为主宰女神,其中的关键,是贯穿两汉的从上至下的对于长生久视与延年益寿的精神渴求与现实需要以及相关的宗教因素。  相似文献   
125.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巩固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政府赢得国际良好声誉的保障。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形象本身所承载的价值也被提升和扩展到全球,因此政府形象构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就我国政府形象构建而言,应进一步增强形象塑造意识,着力构建能力型政府和开放型透明政府,以构建起理想的政府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126.
在《庄子》内篇中,庄子创作出丰富夸张的艺术形象,呈现丰盈的象征意蕴和审美意蕴,特别是塑造了诸多得道者形象,但这群得道者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却存在明显矛盾。其心理矛盾正是庄子心灵矛盾的投射,借此可以更为深入地探讨庄子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7.
在21世纪,气候变化议题已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的战场,气候变化小说则是这一场域的重要载体。西方作家通过三种策略,建构了西方主导的、关于中国的人类世权力话语,即把气候变化全球问题“中国化”、气候变化“中国问题”政治化以及将中国历史文化符号化。这三种策略形成一种连环结构,将中国形象定格在西方话语谱系之中。对21世纪以来西方气候小说中的中国元素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其中有关中国形象的“套中套”,深刻把握西方塑造中国形象的内在机制和本质意图,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国家形象,而且可以反思人类世问题,探索走出人类世困境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28.
河南省高校在立足当地、契合地方经济发展背景下,转换发展理念,寻求发展道路为目前面临的难题。为了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清晰的形象定位尤为重要。通过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梳理了学者已有的对高校形象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提出了影响高校形象评价的24个指标,并把这24个三级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类。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访问的方式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把此评价模型应用于中州大学的形象评价。由结果可知:河南省转型背景下高校形象建设应从增强学校师资队伍、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社会服务、改善校园环境及学风、打造特色学科、提高科研质量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9.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资源,人类作为创造者和实践者,人类的主体地位也逐渐的凸现出来,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在整个公共事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教育内容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在历史上走过了曲折发展的艰辛路程,但是纵观整个历史的教育,这五大方面的教育发展的并不平衡。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十分的重视德的教育,而在现代教育中又偏重于对智的教育,可见,不管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忽视了美育,这严重的影响着人类的全面发展与个人的形象礼仪。本文分析了对于个人形象礼仪,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0.
正我被爸爸擎在掌心里,七上八下地狂笑着,爸爸像个小丑的角色,一会儿冲着我龇牙,一会儿又是咧嘴,这样的场景,是童年时光里最快乐的成份。爸爸对我的爱接近了宠爱,这也许是每个初当爸爸男人的感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溺爱换来的代价便是我的不依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