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54篇
  免费   809篇
  国内免费   293篇
管理学   6718篇
劳动科学   476篇
民族学   1194篇
人才学   2212篇
人口学   223篇
丛书文集   924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871篇
综合类   24821篇
社会学   5616篇
统计学   682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726篇
  2022年   781篇
  2021年   862篇
  2020年   704篇
  2019年   836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566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1483篇
  2014年   3119篇
  2013年   2850篇
  2012年   3195篇
  2011年   3748篇
  2010年   3584篇
  2009年   3733篇
  2008年   4215篇
  2007年   2952篇
  2006年   2640篇
  2005年   2481篇
  2004年   2508篇
  2003年   2441篇
  2002年   2153篇
  2001年   1962篇
  2000年   1756篇
  1999年   880篇
  1998年   446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丁祖荣 《社区》2004,(3):10-11
前不久,我们借居委会换届之机,选择在藕香园社区和凤凰山社区进行居委会换届直选试点。藕香园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成员杂,属边缘社区。凤凰山社区是安徽师范大学教职员工宿舍区,居民素质和行政控制程度比较高,是一个典型的单位型社区。选举工作开始前,多数人认为单位型社区成功  相似文献   
104.
设计素描课程具有绘画性和设计性的双重属性,设计素描为艺术设计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先导课程,进一步明确和研究其课程目标的定位与内涵,调整和改变教师在本课程中的教学观念,将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之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张连华 《中华魂》2008,(11):62-63
近几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只注重硬件建设和环境的改善,而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使农民尽快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水平。因此,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乃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涛 《职业》2008,(32):65-66
<正>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而且心理健康在三个因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核心地位。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就业以  相似文献   
107.
吕青  艾霞 《职业时空》2008,4(3):36-37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核心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亦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教育学家杨叔子评价当代高等教育说:“过弱的文化熏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要实施面面俱到的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寻找一个既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又能深刻影响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8.
109.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独创性作品。作家在民主革命与宗法文化的悲剧性冲突当中,实现了对民主革命与宗法文化的双向消解。展现了中国农民原生状态的本体真实。表现了悟道之后的迷惘,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10.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心理。民族审美心理世代相继,绵延不断,其恒常性和稳定性十分突出明显。究其决定因素,乃是一个民族生活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独特的物质生产方式,而独特的物质生产方式是最终极的根源;并且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与审美情感方式所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