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90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56篇
人才学   6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20篇
理论方法论   165篇
综合类   1572篇
社会学   166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81.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的楚将庄嘺王滇说,引发了中国史家的千年争论,现代仍存在着多家之言:认同《史记》的楚将庄嘺王滇说,王滇的庄嘺是楚国农民起义领袖说,庄嘺王滇是本不存在的人为传说.1997年出版的滇国考古史学专著《滇国与滇文化》,更以现代考古学的实证否定了庄嘺王滇的真实性.然近年出版或再版的云南两部史学名著,仍坚持着相互对立的两家之言:楚将庄嘺王滇说与楚国农民领袖庄嘺王滇说.因庄嘺王滇的千年争论事关中华民族史学理论的根基,需要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882.
西汉诸侯国官制是西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反映了诸侯国势力的消长,也反映了西汉与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关系。"七国之乱"后,西汉推行了一系列诸侯国官制改革措施,以限制、削弱诸侯势力,最终实现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3.
发端于十九世纪末的人类学电影肇始于“文化救险”和保护文化“活化石”的目的,后来同应用人类学一起,服务于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为人类学和比较文化思想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学电影滥觞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在美国最后成熟并获极大发展。人类学电影不仅是学术电影,而且影响到了艺术影片,商业影片甚至故事影片的内容与风格。不论对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和电影理论的发展,它都有着无可比拟的推动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884.
《青原志略》为佛教寺志之一,诸家书目皆题曰笑峰大然编、施闰章补辑。其实,此书最终成于方以智之手。主要理由有三:第一,序作者施闰章、黎元宽、于藻、王辰等,皆称此书为方以智所编;第二,统计各卷内容,笑峰原稿不足六万字,方以智增补者则有十万字之多;第三,定稿之发凡起例,亦由方以智完成。之所以不署方以智之名,可能是因为该书刻版刷印之时,正值方氏受“粵案”牵连,被捕并死于押送途中。  相似文献   
885.
司马相如创立的汉代大赋被认为是对西汉盛世的颂美之作,但从辞赋的抒情传统、西汉文人普遍的境遇以及司马相如自身的遭际来看,在司马相如的盛世颂歌里还有一种无法掩藏的盛世文人的失志之悲与幽怨情怀.  相似文献   
886.
《文心雕龙》呈现的刘勰诗本体论是中国古今诗论中最完备的诗歌本体论 ,情感论是其重心。在情感的浓淡收放、情感的自然化与社会化方面 ,都显示出刘勰的节制与中庸。他对“诗缘情”说矫枉过正 ,偏向于传统与保守 ,但其“怊怅切情”说发现诗不是感情的放纵 ,“感物吟志”说发现了诗的情感体验及诗的生成过程 ,意识到了诗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是保证诗的道德价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87.
20世纪的《荡寇志》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世纪之初至40年代为客观、辩证的评价时期,50至70年代为全面否定时期,80至90年代为相对理性的阐释时期。20世纪《荡寇志》研究的曲折历程,展示了其与《水浒传》研究、与政治理性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此文对20世纪《荡寇志》研究的成绩与教训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88.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五国因其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既顺应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也适应推动双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且拥有彼此间睦邻友好等坚实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双边签订的协议框架下,采取了鼓励学生国际流动、加强人才培养、成立大学联盟、共建“上合大学”等举措,提升了中国与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水平。展望未来,中国应坚持“适应性”“引进来”“走出去”“信息化”等战略,做好双边合作政策规划,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鼓励对外合作办学,依托互联网优势创新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889.
《剪灯新话》言鬼述异的叙事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剪灯新话》继承了我国古代小说言鬼述异的传统,但又有其时代特色;作者在《剪灯新话》中别有寄托,叙事富有谋略,反映了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对现实人生的观察与思考、焦虑与苦闷、希冀与梦想,流露出对现实人生的悲凉感,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封建社会的本质。因此,从叙事学角度切入,探讨《剪灯新话》的叙事艺术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90.
汉宣帝对民族关系的理想追求是“万国伏,贻长久”,其思想核心是“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因这一思想符合中原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成了后世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赵充国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主要由三大理论观点所构成:一是以夷击夷,二是分化瓦解诸羌同盟,三是“威德并行”。从汉宣帝以及大臣们对赵充国的理论观点表示怀疑到逐渐理解和认同,说明任何一种理论都有一个被逐步认识和逐步接受的过程。魏相对少数民族出师应有名的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大气和大度,它既体现了汉朝主动改善汉匈关系的积极态度和诚意,也与汉宣帝“信威北夷”的思想比较合拍。萧望之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观点,一是反对汉与乌孙和亲,二是“不伐丧”,三是“让而不臣”。尽管“让而不臣”是当时处理汉匈关系的最佳理论,却遭到了丞相黄霸和御史大夫于定国等重臣的普遍反对。由于汉宣帝采纳了萧望之“让而不臣”的理论并积极实践,才使汉朝出现了“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太平和繁荣局面。由此可见,真理并非都掌握在多数人的手中,就如何对待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见这件事情而言,真理就为萧望之个别人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