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京味话剧的舞台所呈现的多是关于老北京城的人文景观、市井风情、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它通常在当下和过去、现代和传统的对照之下,回顾消逝的胡同乡土,悼念断裂的传统文化,回忆民族的历史过往,从而展示了一番关于"北京怀旧"的文化面貌。怀旧则是重建认同的一种手段。通过再现失落的胡同乡土,可为现代化进程之下遭遇身份认同危机的现代人以暂时的抚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示和痛惜,意味着现代性语境之下面对文化同质化的威胁,人们转而于本土文化寻求文化认同;关于民族共同体的重构,则是出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需求。但是京味话剧所展示的"北京怀旧",也是出于文化消费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修复现代人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222.
现代性与现代性危机都是必须要面对的:消费主义盛行、价值理性失落、个体无意义感不断滋生,青年主体在“假装活在1980—2000年”等类似的豆瓣小组和虚拟空间中恣意地怀旧,但这种行为和价值观的本质是抵抗吗?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虚拟民族志的方法开展线上田野调查,在对个体言论和社群整体予以深入考察后指出:青年主体呈现出对时空压缩的回避、对工具理性的反抗等反现代性特征,更倾向于是一种本能防御而非有意抗争,他们逃离现实而实际上又深陷于现实,这使得现代性危机无处不在。青年人的“无力感”可以理解,但一味用“怀旧”替代“求新”的价值取向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223.
新世纪中国电影改编掀起了着浓郁的古典风,通过对封建王朝语境下的英雄形象进行艺术赋魅,不断构形宫廷秘史和武侠江湖的审美世界。这种指向古代传统文化时空的影像再叙述隐含着还原、反思、消费历史的多元话语诉求,美轮美奂的影像奇观在放大原著文字叙述的想象世界的同时,也容易消解文学描绘关于历史的庞杂书写和深度反思,并且在大众文化的催生下,消费历史的倾向更易于旁逸斜出,挤压着还原和反思历史的艺术脉动。改编电影的古典风需要充分借鉴其文学原作的思想艺术表达优势,加强影像包装与内在情韵的结合,通过再叙事搭建既通向历史又观照现实的时空舞台,促进古装题材影片的改编再生产。  相似文献   
22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