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46篇
劳动科学   85篇
民族学   86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648篇
理论方法论   204篇
综合类   1134篇
社会学   418篇
统计学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61.
李怡 《江汉论坛》2005,(2):59-61
进化论不仅以它的现世性取代古老的形而上的道德立论源头“天道”,而且以它的“生物科学”地位建立了与近代伦理学的联系,成为中国人近现代流行的道德伦理“相竞相成”新观念的阐释基点,进而引发了近代中国的伦理学革命。在当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相竞相成进化”的道德观已不敷用,为此,本文探讨了进化论被引进中国并迅速征服民众的历史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进行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962.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地震灾害造成的诸多问题中,“三孤”问题——即孤老、孤残、孤儿的赡养是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但是,从近期媒体的相关报道看,与此相关的话题似乎更多地是在谈论学校的重建和孤儿的养育。当然,灾区的孩子,尤其是失去双亲的孤儿,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  相似文献   
963.
张宗学教授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严谨、踏实、诚恳,虽然很和蔼,但有种面对他人与工作时的严肃劲。他说:"那是因为当你知道自己手中握着别人的希望的时候,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张学宗教授是面部年轻态手术的专家,一位  相似文献   
964.
地震灾后重建应分为恢复性和战略性两个层面进行规划。在重建规划的编制中应遵循科学重建、以人为本、立足长远、健全制度的原则,分批分期地作出有关规划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65.
“人文精神”是中国学术界近二十年来的热点话题。这场持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争论的焦点是中国文化有无人文精神、中西人文精神的异同、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论争的主题是人文精神是否失落与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研究的视角深入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问题的展开注重学理和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966.
郭建民 《统计与决策》2006,(18):132-133
1农业生态力的内涵生态力是2003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在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测评报告中首先提出的概念,所谓生态力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即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农业生态力是反映农业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概念,是指生态环境服务于农业生产、向人类提供农产品的能  相似文献   
967.
何元睿 《社科纵横》2006,21(5):26-27
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中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而随着一系列生态重建工程的陆续实施,却又不可避免地引发出生态重建与保护农民利益的矛盾和冲突,那么如何使得生态重建与保护农民利益能够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968.
新加坡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在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的同时,他们开展了以儒家文化价值为核心、面向世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文化建设工作,并在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这对亚洲国家的社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精神与性灵、德行优先、德育模式、因材施教、礼乐陶冶、笃行精神等六个方面存在缺失。要重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必须认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探究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重视基础文科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衔接;注意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大力保护母语,爱护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借鉴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970.
当代文化传播中的内涵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众传播为主渠道的当代文化传播 ,由于精英文化的缺失与精英知识分子的缺席 ,存在着内涵缺失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道德价值的迷失 ;文化生态的失衡 ;人文精神的失落 ;科学精神的缺欠。并提出 ,重建当代文化传播中的内涵 ,必须有高校及其高校精英群体的广泛参与和深入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