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解放区反包办婚姻的名案 走进封芝琴家,迎面就是她至今保留着的旧窑居,这是她嫁到张家后用了60多年的栖身之所。虽然破旧斑驳已经不用了,却舍不得拆掉,因为它见证了她和张柏恩恩爱爱而又充满风风雨雨的一生。老人领着我参观窑洞时,我从她写满岁月沧桑的脸上,清晰地读到了她思绪的远去和内心深处的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132.
赵明勋编撰的《情缘不老》,生动地描述了半个世纪以来,全国lOOJ~位文化艺术家、新闻出版界著名人士在大庆文化建设的各个时期(创生期、辐射期、“特殊”期、繁荣期),为宣传大庆、歌颂铁人所付出的艰辛的艺术劳动。他们的艺术劳动,在大庆文化建设各个时期,通过文化艺术工作形态的输入、输出、合作,使大庆文化走出地域,走向全国,成为先进文化独具的艺术亮点。  相似文献   
133.
朱晴 《炎黄世界》2009,(3):50-53
本文介绍的是一个事迹十分感人的传奇人物:他是德国人,却对中国清代的钱币情有独钟。为了能够对这些古钱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不惜远离故土和亲人长期旅居东方。如今已达40多年之久,并且和一位华人姑娘结了婚。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因研究清钱而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在清钱的年代与版别鉴定方面是当之无愧的权威。他就是布威纳博士。  相似文献   
134.
徐炯权 《老年人》2009,(9):18-20
雁池,湘西北石门县的一个美丽小镇,这里群山环抱,碧水悠悠。沿渫水河二三公里便到了土家白泥村,再循着一条清幽小径而上,便可见一栋日式红砖青瓦、二层木楼的小别墅。庭院中樱花吐放、兰香扑鼻;而室内则挂满了各式日本墙画、日历。在这充满异国情调的土家山寨,西野文子与老伴跟记者述说了她60年梦幻般的人生与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35.
《尘世情缘》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乔治·爱略特早期的一部作品。她的消费文化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已初现端倪,主人公的婚姻选择、人际关系等折射出消费文化的倾向。爱略特对这种畸形消费进行了批判,认为"人本宗教"道德是医治人们消费异化的良药。  相似文献   
136.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孔庙东侧,因孔子后代被朝廷世封为“衍圣公”而闻名,至今已经历近九百年。据史料记载,清乾隆皇帝来曲阜,孔府曾以196道菜的满汉宴来招待,可乾隆在京里吃厌了山珍海味,一道道菜端上来又都原封不动地端了下去。在一旁侍膳的衍圣公很着急,便传话给厨师叫想办法。厨师作难了,心想:珍贵名菜他都不愿吃,要吃什么呢?寻思了一阵子,正好是春天,便打发人去捋了一捧杏叶回来。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分析了妙玉的身份、性情和结局。主要从她的性情方面,论述了她爱洁成癖、自命清高、孤高遗世,正值青春妙龄,在需要朋友的年龄却没有一个朋友,她独守静庵,孤苦无依;作为出家人的她,本应置身红尘外,无情无欲,清静无为,但事实上,尘世的珠围翠绕、柳绿花红对这位妙龄少女产生了极大影响,始终未能真正的做到"因色悟空"。  相似文献   
138.
公元2003年11月28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练江江畔,西干披云,苍松肃穆。黄山学院和安徽省《徽州文化全书》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徽学会、黄山市徽州学学会、歙县徽州学学会。在这里恭迎汪世清先生魂归故乡。郁郁葱葱的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披云峰徽州名人园内.汪先生和新安画派国画大师渐江以及恩师国画名家汪采白,  相似文献   
139.
一 1972年10月中旬,朝鲜电影艺术家将金日成早期完成的剧作整理后,创作出的宽银幕故事片《卖花姑娘》让中国几乎所有的电影院里响起了一片抽泣和呜咽。当时,已经整整6年没有生产故事片的中国,沉浸在朝鲜艺术家们所营造的悲愤意境中。它的艺术性与当年的革命样板戏等相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0.
电话情缘     
曹伟 《快乐青春》2011,(7):132-136
6月的一天傍晚,我正在备课,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我拿起话筒“喂”了好几声,那边才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您是妈妈吗?妈妈!”一个女孩的声音,稚嫩而低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