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92篇
劳动科学   17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50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553篇
社会学   380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对部分地区小学体育教师招聘笔试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在重视身体练习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加强理论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紧跟时代步伐,做四肢发达,头脑活跃的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882.
机构动态     
《社会工作》2009,(9):16-17
江苏5市加强禁毒社工队伍建设;浦东花木街道招募涉外社工;香港无国界社工组织访渝;徐州高校联盟社工文化节开幕;辽宁组建社工队伍服务重点青少年;深圳宝安成立社工服务机构;深圳首批见习督导上岗;河北省将公开招聘禁毒社工;四川眉成立社工站服务汶川学子;  相似文献   
883.
11月24日,络绎不绝的外籍人才前往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参加浙江外籍人才招聘会。这次招聘会由浙江省外国专家局举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负责宣传推广,来自杭州、宁波、湖州等地的24家企业推出100多个高薪岗位,吸引了260余名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等20余  相似文献   
884.
观察     
《职业》2011,(19):4
01私奔潮一大早,某网络公司的老板收到员工明月的辞职邮件,内容让他哭笑不得——"老板,不好意思,今天我要私奔了!感谢您多年关心和照顾,无法面对您和同事的期盼信任,祝大家工作幸福。因为我在一家公司顺利找到一个两倍于我目前工资的工作,诱惑过于巨大,又鉴于辞职流程过于复杂,故不告而别,叩请宽恕,明月鞠躬!"随着知名投资人王功权在微博上大胆发表  相似文献   
885.
《职业》2012,(31):24-26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每个行业的状元只有一个,对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和准备跳槽的职场人来说,与其纠结于怎样成为某个竞争白热化行业的状元,不如选择一个朝阳行业,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2013年的热门行业有哪些?各自的薪酬走势如何,又有怎样的选才标准?本期专题整合相关行业数据,为您预测2013年十大热门行业。机械与仪表行业:急缺精通各学科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最新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状况中,机械与仪表类专业名列需求榜首。这表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仍很大。  相似文献   
886.
大学毕业后,我只身到省城找工作,在人才市场转了几天,第四天,一家很著名的企业来招聘客服管理人员,就填了表格,招聘人员让我明天到公司参加笔试。  相似文献   
887.
日前,记者从长春市人才市场了解到,近期,人才市场内大货司机与快递员成为企业招聘的热门岗位。甚至有相关企业打出5000元的高薪。  相似文献   
888.
江山 《中国劳动》2008,(4):44-45
为了帮助用人单位更好地理解《劳动合同法》,本刊邀请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人力资源与咨询部法务中心以专题形式,就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管理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89.
职场上素有"金三银十"之说,这是指每年的三月和十月是求职黄金期,很多企业会在这段时间招贤纳新。如今正是"金三"之时,从上海公共招聘网上的数据来看,用人单位明确要求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信息已达数千条,需求人数也有数万,显然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并不小。  相似文献   
890.
唐丽华 《职业》2008,(4):17-17
为什么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还会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该如何应对这种窘境?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诀窍是什么?什么才是中国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出路?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记者采访了万宝盛华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吴若萱女士,她认为,切实了解中国员工是在华外资企业决胜中国市场的关键,而切实了解自己,则是国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