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3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246篇 |
人才学 | 19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07篇 |
理论方法论 | 79篇 |
综合类 | 561篇 |
社会学 | 49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2014年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13、14届中国画研究生赴敦煌写生考察.我们不仅对敦煌一带的石窟、彩塑、壁画等艺术做了深入考察研究;同时也通过对敦煌一带山川地貌、人文景观的游观做了游历及写生;而对敦煌艺术与人文有了整体的体验和感悟,并将这次写生考察的体会及感悟整理,于是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找到了毕业创作的素材和论文的内容.论文首先从敦煌诸佛菩萨和飞天的形式意蕴的研究入手,以及对敦煌一带山川地貌的审美意蕴及技法探索,将敦煌一带山水创作与敦煌壁画的佛菩萨及飞天的形制相结合,创作实践《神游敦煌系列山水》作品.作品以饶宗颐先生提出的西北宗的“新三远”为视角,吸收运用了聂危谷老师的泼彩技法,并在我的山水创作中加以转化,将诸佛菩萨与飞天在时空中的解构重组,并重塑山水之灵境.为今后创作进一步的风格造就做了前期探索和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72.
73.
“敦煌文学”概念出现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广泛流行于80年代之后。对“敦煌文学”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一个过程,最新的界定虽较好,但仍需继续完善。另外,本文还简要地论述了敦煌文学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4.
装饰艺术视角下隋唐飞天造像的美学分析,通过对隋唐时期飞天造像的装饰艺术组分的分析,梳理飞天造像的装饰艺术的美学展现。从现存飞天造像的分布出发,装饰艺术对“飞天”这一佛教造像含义、职能给予创造性的解答,通过飞天造像造型、布局、色彩、内在神韵的表达,解释飞天造像与隋唐装饰艺术美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揭示隋唐时期敦煌飞天造像的装饰艺术美学上历久弥新的本源所在。 相似文献
75.
孔子项託相问事考论--以敦煌汉文本《孔子项託相问书》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长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61-71
以敦煌汉文本<孔子项託相问书>为中心,考论了项託的姓名里籍、事迹及其文化形象,项託的神格化,<孔子项託相问书>的民间性及其文化内涵等问题. 相似文献
76.
王启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93-196
敦煌变文是文学作品,但是往往真实地反映出唐代的社会现实,是研究唐史极为宝贵的资料。而吐鲁番出土文献有相当一部分是唐代原汁原味的政治、经济、法制文书,将吐鲁番文献与敦煌变文相互观照,实现文史互证,是一条可行之路。从这一角度对敦煌变文名篇《鷰子赋》进行再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其文句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77.
汤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3,(1):56-60
敦煌献已经普遍使用“曲子”概念,它们所指的新兴的长短句的律化歌词,唐末五代人深感“曲”与“曲子”本为“乐曲”,若借指新体歌词,则不免使概念混淆,因而试图准确地称之为“曲子词”,来表明它是特为新兴产乐而谱定的歌词,曲子词是已经律化的词体,是律词,与近体诗,声诗和佛曲无关,“曲子词”为唐五代人自己的新创概念,它既能充分体现这一新兴音乐学的体性特征,又能适应时人和今人的运用习惯,所以说是比较科学的,这种承前启后的称备用。既能恰切地表明词体发展特定渊源,脉络,又能准确揭示出敦煌献所保留批评家一音乐学形式固有的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8.
敦煌契约中的量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旸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72-76
敦煌遗书中的世俗文献不仅是研究 9、10世纪敦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宝贵资料 ,也是研究汉语语言文字历史的宝贵资料。从语言上看 ,敦煌世俗文献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 9、10世纪敦煌地区口语的面貌。比如敦煌世俗文献中的契约文书在量词的使用方面 ,就体现出其不同于唐代诗文小说的特点 ,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口语语法特点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79.
高启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43-50
敦煌壁画中有数十幅宴饮图像 ,这些图像不仅提供了宴饮场合、“会食”状况、宴饮座制、会食人数等信息 ,而且反映了当时宴饮的方位坐向、男女、座次等尊卑观念 相似文献
80.
陈明娥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4):45-51
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对变文中的词缀进行全面透视,初步揭示某些词缀的运动轨迹,并指明汉语词缀的发展是汉语双音化的一个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