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31篇
  免费   1698篇
  国内免费   420篇
管理学   8194篇
劳动科学   501篇
民族学   5237篇
人才学   1915篇
人口学   486篇
丛书文集   21469篇
理论方法论   3938篇
综合类   42241篇
社会学   6527篇
统计学   941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736篇
  2023年   1498篇
  2022年   1486篇
  2021年   2035篇
  2020年   1751篇
  2019年   1945篇
  2018年   731篇
  2017年   1352篇
  2016年   1906篇
  2015年   2797篇
  2014年   6089篇
  2013年   5749篇
  2012年   6480篇
  2011年   6486篇
  2010年   6125篇
  2009年   6229篇
  2008年   6879篇
  2007年   5431篇
  2006年   4661篇
  2005年   4261篇
  2004年   3944篇
  2003年   3553篇
  2002年   2804篇
  2001年   2463篇
  2000年   1720篇
  1999年   829篇
  1998年   442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藏吧是近年来在都市中兴起的以藏族文化的民族风情为特色的酒吧。它一方面起到了展示民族文化,丰富都市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兰州市藏吧市场的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能对少数民族文化在都市中的发展起到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92.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制度框架下,着力探讨了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两种新模式即商标权保护模式和专利权保护模式,并结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从理论上对这两种保护模式进行了粗浅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93.
甘孜新藏画画派的开创者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信仰,记录了西藏的文明、历史,传达了藏族人民对宗教信仰的无可比拟的虔诚,对生活的无比热忱以及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而且唐卡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赢得了藏族人民的喜爱,它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珍宝,也是西藏文化艺术成就的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典型水族村寨——恒丰乡塘党寨——的田野调查,描述了水族习惯法的表现形式、维护机制及其变迁。文章认为,水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权力的深入、长期的“送法下乡”活动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的深刻变化,是水族习惯法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研究这些变迁及其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农村的法治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明清以降来青早期移民的祖籍问题,民间和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是在今天江苏省南京市、笔者以今天南京珠玑巷不可考为起点,经过对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的辨析查考,提出两种推论认为;所谓南京珠玑巷一是可能在今天浙江诸暨市(为同音之转),二是可能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该地曾是旧县祥符)。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异、官方和民间话语修正的双重作用而使其发生了改变,并最终使这一文化符号在误读的情况下,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6.
西藏小学双语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是基于作者在2003年在西藏几所小学进行社会调查,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搜集的部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的。主旨是为了揭示:(1)在人类学、教育学领域梳理有关双语教育的普遍性理论;(2)当前西藏的双语教育状况;(3)老师、家长、学生和校长等群体对当前双语教育的观点和立场;(4)联系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个人发展前景、民族文化保存和继承,藏汉语在学校教育中的如何界定和评估问题;(5)分析学生的社会和家庭两个宏、微观社会语言环境。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亦即文字采访记录和数据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97.
喀喇汗王朝 (840 年~1212 年) 在我国漠北建立鄂尔浑回纥汗国之后, 以回鹘为主体西迁的”九姓铁勒”或“九姓回纥”部落在西域建立了地域非常辽阔、文化高度发展、统治时间比较长的强大王朝。本文概述了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维吾尔族语言文化、科学文化、音乐艺术等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98.
维吾尔族色彩审美观及所表现的民俗文化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其中包含着多种文化现象。颜色文化虽然表现在某一民族的生活,而每一种颜色所表现的审美意识和民俗文化现象又是不同的。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维吾尔族心理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白、绿、红、黑四种颜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
俄汉礼节语言的民族差异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反映。在汉文化中,独特的中华传统和民族文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复杂的礼节语言体系。在俄文化中,礼节语言明显带有简单化、模式化和抽象化的特点,这同俄罗斯民族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沙平 《民族论坛》2001,(2):39-39
鲜花入馔,古已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养生家、道家、僧家,出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需要,就常以菊花伴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而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的称誉,鲜花入馔更是普遍。民谚有“云南十八怪”之说,其中“一怪”就是“鲜花当蔬菜”。地处滇西的大理白族地区,一年四季更是百花盛开,花枝不断,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人们以花卉为美食,从而创造出生活中一道绚丽的“风景”──食花文化。  大理地区可供食用的鲜花有白杜鹃、芋花、金雀花、苦刺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