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65篇
  免费   2338篇
  国内免费   598篇
管理学   9765篇
劳动科学   410篇
民族学   6833篇
人才学   2383篇
人口学   584篇
丛书文集   27737篇
理论方法论   5084篇
综合类   58043篇
社会学   8945篇
统计学   817篇
  2024年   466篇
  2023年   1941篇
  2022年   1505篇
  2021年   1884篇
  2020年   1945篇
  2019年   2124篇
  2018年   893篇
  2017年   1879篇
  2016年   2631篇
  2015年   3925篇
  2014年   8405篇
  2013年   7805篇
  2012年   8834篇
  2011年   8810篇
  2010年   8222篇
  2009年   8322篇
  2008年   9171篇
  2007年   7087篇
  2006年   6116篇
  2005年   5613篇
  2004年   5242篇
  2003年   4683篇
  2002年   3841篇
  2001年   3286篇
  2000年   2442篇
  1999年   1206篇
  1998年   671篇
  1997年   560篇
  1996年   362篇
  1995年   245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民族记忆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表征。民族记忆作为延续民族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内在根基,通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建构民族身份、塑造民族形象等形式传承和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特征。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瑶族民族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并阐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对培育和铸牢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125.
人类社会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进化发展的,考古学要探索这一规律就必须在进化观的指导思想下科学、全面地进行研究工作.文章概述了近代以来考古学的产生、发展与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的密切关系,分析了进化论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前提之一是如何在方法论和实际应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并介绍了利用民族志资料为考古学理论提供论据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26.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有许多是与树木有关的,文章就此探讨了树木崇拜及其引发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吴伟业早期艳体诗生成背景、特色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梅村诗歌创作的影响及其与明末文学复古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8.
赵霞  王灿 《人才开发》2004,(6):42-43
《西游记》的故事对我们来说是脍炙人口了,为什么一个看似平庸无能的唐僧能率领三个本领超群的徒弟获得取经事业的成功?这三位徒弟为什么能屈居唐僧之下,克服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充分挖掘了自身的潜力,力保唐僧取经成功呢?我们不妨用现代人才管理的眼光,来重新解读古典名著《西游记》。  相似文献   
129.
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乡约是传统社会乡民基于一定的地缘和血缘关系,为某种共同目的而设立的生活规则及组织。乡约最初形成于中国,后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成为东亚社会共同的法律文化传统。传统中国的乡约有其时空性、价值性和法律性。乡约不是国法,但在乡民的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法的作用,是中国传统社会秩序构造链中的重要一环,其内贯一极二元主从式多样化的文化原理,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理念相契合。近代以来,乡约总体上呈现出消解的趋势,但至今仍有各种流变形式,认真对待,合理改造,必有益于中国类型法治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0.
现代新儒家是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为接续儒家学说道统、回应西方文化挑战而产生的东方文化意识流派。其代表人物在科学与民主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浪潮下,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做出了独特而又深邃的诠释,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体用观”。这种“体用观”因其明显失衡而多遭非难,但亦因其丰富而瑰丽的人文思致而倍受学界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