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7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政协工作要有新起点、新进展和新成效,必须从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不断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即要创新与委员联系的形式,创新专委会工作机制,创新调查研究的方法,创新反映社情民意的途径,创新为人民服务的载体。  相似文献   
43.
文章以大量事实阐述了加强社区党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社区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对社区党建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一、提前到来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考验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对能力,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势不可待按照我国采用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即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以上,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目前,全国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4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立足之地,必须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要加强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本文作者就企业政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一些创新性途径。  相似文献   
46.
魏浩俊 《中文信息》2022,(1):284-286
随着各项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电子政务建设逐渐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新兴技术支持下,只有围绕着人才结构、发展理念、建设模式、数据安全等多个角度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迎合新时代发展需要.本文结合新兴技术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新兴技术背景下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新途径,旨在为电子政...  相似文献   
47.
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引领时代潮流方面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结合的不断深化,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善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改革和突破;如此才能保证高校思政教育充分发挥自身效力,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自身作用。围绕"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高校创新并发展思政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8.
论编辑主体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主体创新在出版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创新途径多种多样。解放思想和观念更新是其创新的前提,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是其创新的源泉。而实践是创新的最终目的,创新为实践提供行为指导,编辑实践是创新的物化载体,反过来又不断丰富创新的内容。编辑主体创新的发挥,既要靠内在动力,也要靠外在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49.
陈运海 《民族论坛》2008,(6):39-39,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增收是关键。边远乡镇农民增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展"高质、高效、高产"农业,从比较优势的开发利用中增加收入;发展"农"字型龙头企业,搭建农民增收平台;发展劳务经济,快速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长远基础。  相似文献   
50.
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冲击,然而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又显得严重滞后,本文从解放思想、更新德育观念、构建德育“五大课堂”、建立学校德育整体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