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许可 《世界民族》2022,(3):61-74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种族关系问题是其无法回避的重要社会问题。在英国,种族歧视作为种族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已经渗透进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随着高等教育师生群体族裔结构的日益多样化,当前英国大学校园的种族歧视现象日趋严重,对少数族裔师生的日常生活、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和职业生涯等方面均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英国高校的种族歧视现象既具备现代西方国家种族主义的一般特征,又体现出高校这一特殊人文环境的独特一面。尽管英国政府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应对种族歧视问题,但绝大多数高校在反种族歧视的实践上却依然存在明显落差。造成英国高校种族歧视盛行的原因主要在于反种族歧视立法上的缺陷、高校的种族主义文化、校方对种族歧视的放任以及受害者的沉默。  相似文献   
22.
在当代美国华裔诗歌界,女诗人的表现非常突出,这些华裔女诗人有的是第一代移民(如林玉玲、陈美玲),有的是土生华裔(如林小琴、朱丽爱),有的是华裔和其他亚裔、欧裔的混血儿(如吴淑英、宋凯西及张粲芳、白萱华),但不管她们个人的成长经历如何,独特的中美双文化背景赋予了她们双重意识和视角。在面对来自美国主流社会和文化的歧视和压力时,她们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作为局外人的不安、焦虑与愤怒。她们诗歌中体现出的中国文化传统与族裔性,既是她们区别于美国主流文化和其他诗人的标志,又是造成这种紧张情绪的原因之一,而女性诗人的身份,更是让她们在面对主流文化时多了几分边缘意识与危机感。  相似文献   
23.
目前,欧洲爆发了一场关于多元文化主义是否滋生宗教极端势力的争论。尤其是指伊斯兰极端主义。在这场激辩中。多元文化主义通常被理解为政府对少数族裔群体民族文化和宗教习俗的支持。这些群体的构成主要是海外移民以及他们的第一代、第二代后裔。但英国的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西班牙的巴斯克人不在讨论之列,尽管他们也始终坚持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甚至有时与国内多数派族裔的矛盾已经危及整个国家的凝聚力。这场争论的中心焦点是穆斯林国家的移民,但随着争论的日趋激烈。其他国家的移民也逐渐被卷入这场风暴。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90年代以降,华裔美国作家打破美国主流社会强加在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刻板形象,力图展示真实的自我,同时通过超越文学作品母题的族裔性,表达了对于种族之间和谐共处的诉求,及其实现的可能性。他们的作品,体现出具有包容品格的族际性。其具体表现为:超越族裔性,走向融合性;能够满足多种族群审美期待的人物塑造。  相似文献   
25.
表征理论与美国少数族裔书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表征的特征就是观念系统的再现、对身份的表现、或建构一种有误的再现。这样一种表现或建构显然与意识形态和权力密切相关,同时也与隐含在表现这些形象的话语形式密切相关。少数族裔的书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现存表征系统的颠覆,以更为贴近自身历史真实的再现覆盖原有表征系统对该族裔的叙述。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书写的历史均是与这种表征系统的调停、纠正、对抗的历史。  相似文献   
26.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殖民的移民社会,又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其民族认同问题非常复杂。澳大利亚的民族认同包含了欧洲白人遭遇澳洲土著人之后形成的种族认同,澳大利亚人为与英国人、美国人等相区分而形成的民族认同,白澳内部的爱尔兰人的认同以及华裔、德裔等不同的族裔认同。彼得·凯里那些取材于澳大利亚历史和现实的小说,建构了一个丰富的民族认同世界。在凯里小说中有白人和土著人的冲突,有白人对华裔的压制和迫害,也有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裔顽强不屈的抗争。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美国奇卡纳诗人罗娜·蒂·塞万提斯在其诗作中,用高速公路建构和规定了一个特别的拉丁裔区域,记述了家族在该地区的生活和历史,探讨了拉丁裔美国人在现代城市生活中面对的性别、政治、种族等问题。从人文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解读其诗作,使我们对当今美国的少数族裔文学和文化以及美国的多元文化有更新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8.
殖民地时期北美大陆的黑人奴隶主要来源于西非沿海地区,但族裔成分相当复杂,并且有着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别是以下族裔尤其应该注意,即塞内加尔与塞拉利昂之间的沃尔夫人和曼丁哥人、迎风带和黄金海岸的阿坎人、尼日利亚与贝宁之间的约鲁巴人、尼日利亚中南部的的伊葛博人(Igbo)、刚果和安哥拉地区的克孔哥人和巴孔哥人等等。  相似文献   
29.
《中国佬》、《喜福会》、《甘加丁之路》和《典型的美国佬》这四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族裔意识,在颠覆话语陈规、重写历史和建构身份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这些个案进行分析,可以从不同层面阐释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和策略的多变性,揭露和批判种种表象背后所隐匿的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30.
朱全红 《南都学坛》2004,24(5):19-26
“9·1 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 ,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其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同时 ,美国社会族裔关系也因“9·1 1”事件而出现了调整 ,阿拉伯裔与白人主流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张。所有这些变化使族裔群体在美国外交政策上的表现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与冷战后克林顿执政时期相比 ,族裔群体在外交政策上的影响力受到美国打击恐怖主义这一最高外交政策目标的制约 ,族裔群体的“双重文化”认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受到特别的考验 ,总体上有向冷战时期回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