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9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7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48篇 |
人才学 | 1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50篇 |
理论方法论 | 19篇 |
综合类 | 230篇 |
社会学 | 41篇 |
统计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拨响人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亚细亚人懂什么巴赫?拉什么巴赫?"持这一看法的是一位欧罗巴人,具体说是一位在世界乐坛知名度颇高的前东德小提琴家,说这番话时他正执教于日本的一家音乐学府. 相似文献
102.
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外资企业遍地开花,跨国公司不断涌现,这对国际化生产与销售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向教育要人才,中等职业学校责任担纲。2011年6月24日,来自浙江省不同地区的6位中职学校校长齐聚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围绕“职业教育国际化”主题各抒己见,以各自学校的国际化探索为坐标,以各自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经验为轴线,梳理出了一条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浙江轨迹。 相似文献
103.
论唐代服饰及夷夏观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服饰有胡服与华服之别,胡服为北方少数民族所穿着,并影响及于唐人者,华服则为沿袭华夏民族自古以来所习用之服饰。唐代服饰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唐初至开元、天宝末,以胡服为时尚,胡风盛极一时;中唐贞元、元和以后,直至唐末,虽华服与胡服并存,但已逐步恢复汉魏以前的旧观,华服渐盛,胡服为人们普遍厌弃。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唐人审美风尚的演变,其背后则潜藏着唐代夷夏观的变革,对后世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04.
严亚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2):51-59
近代列强侵略活动激发了极端民族意识的兴起,极端民族意识导源于夷夏之辨,华夏中心观带有复古性、排外性、虚骄性及反理性色彩,倡导文化救国,固守华夷秩序延误了早期现代化的启动,使洋务运动的举措大打折扣,是维新运动以流血失败告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吴从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2):87-90
三世说是公羊学重要思想之一.董仲舒将鲁十二公按照时间远近分为所传闻世、所闻世和所见世.在董说的基础上,何休将三世发展成为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衰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社会由衰乱世向太平世发展的过程便是王化由鲁扩散到诸夏,再扩散至夷狄的过程.在<公羊解诂>中,何休将<春秋>众多书法纳入其三世说,如大夫卒日、大小国之别、夷夏之辨等.何休三世说深化了<春秋>王鲁、夷夏之辨等义理,促进了公羊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9.
石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华阳国志·蜀志>记:蜀日邛,皆夷种也.据此记载及其他相关史料,原蜀国确存在有邛人.但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之邛人部落邛都夷却分布于滇以北越嶲郡邛池一带.那么,蜀地邛人与越嶲郡的邛都夷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二者孰源孰流?蜀地的大石文化遗迹与越嶲即今川西南发现的大石墓是否均是邛人所为?此问题从目前的考古文化看虽尚有较大不确定性,但对于认识蜀与西南夷的关系以及蜀人的族系面貌却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0.
李昌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4)
近年来由于郭实腊把夷字译为英语的barbarian而引发的争论呈一边倒的局面.论者普遍认为,郭实腊此译是故意做手脚,刺激英国人的情绪.而实际情况应是,夷字意义的历史沿革和清朝的历史语境来看,清朝官员所用的夷字表达了对西方人的藐视和憎恨,因而译为英语的barbarian并没有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