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41篇 |
免费 | 166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43篇 |
劳动科学 | 62篇 |
民族学 | 302篇 |
人才学 | 158篇 |
人口学 | 52篇 |
丛书文集 | 2013篇 |
理论方法论 | 409篇 |
综合类 | 3780篇 |
社会学 | 603篇 |
统计学 | 2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26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69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131篇 |
2015年 | 232篇 |
2014年 | 589篇 |
2013年 | 472篇 |
2012年 | 552篇 |
2011年 | 705篇 |
2010年 | 566篇 |
2009年 | 526篇 |
2008年 | 857篇 |
2007年 | 588篇 |
2006年 | 436篇 |
2005年 | 397篇 |
2004年 | 272篇 |
2003年 | 243篇 |
2002年 | 209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157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10年9月25日,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的第十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历史上的水稻、水利、水运"。参会学者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其中关于明清时期的水利和水运研究是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为进一步促进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扩大交流,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几位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与会专家学者,就明清时期的水利和水运畅谈自己的观点,以期进一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2.
钟友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538-540
20世纪的中国思想界,在我看来有一个"两头活,中间死"或"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所谓"两头",指的是20世纪的初叶与末叶,亦即"五四前后"与"新时期";所谓"活/死"、"热/冷",当然是指相对而言,前一比较说的是思想与思潮的活跃程度,后一比较说的是思想与思潮的争鸣状态. 相似文献
93.
黄新宪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5)
本文探讨了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的实质和思想基础、皇民化运动的发展阶段、皇民化运动的内容构成、皇民化运动的社会危害性等。认为皇民化是帝国主义时代所特有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同化运动,随着日本的战败,这一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94.
改变对立的城乡关系,减少城乡差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奋斗并为之努力去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若干措施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关系的改变,主要有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城乡居民政治权力的平等化,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以城市为中心领导和带动乡村发展,慎重处理城乡关系中最为突出的“剪刀差”问题,大力发展城乡文化教育等。在中共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民共同努力,一种新型的、与以前相较而言较为协调的城乡关系渐渐形成,在政治、经济、精神文化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肯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所做的种种努力的同时,还需要看到这种努力所带来的变化存在的不足,以及所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故不宜将其无限拔高,应作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镰仓初期幕府依据其统治需要制订颁布了武家第一部成文法《御成败式目》,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武家法体系,构建了以诉讼为核心的武家法律制度。与同时期的公家法、本所法相比,武家法以武家社会的习惯法、先例及施政条令为主要渊源,重视维护武士利益及武家的统治秩序,具有明显的武家特色。在诉讼制度方面,武家的合议制度、回避制度都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但对习惯法的继承却约束了武家法制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96.
马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
先秦和古希腊时期都处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无论从发生的时间、达到的规模和繁荣的程度以及其对后世文化发展的影响上来看,二者都具有十分相似之处.但先秦和古希腊文明各自又都是在完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这也就必然导致其在经济思想的研究内容和理论观念上又有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97.
周思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82-87
何其芳作为年轻的京派文人,在其创作的文学道路上有一段可以称为"京派时期"的创作期,时间从1931年秋至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这一时期是何其芳多元创作期,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都有涉猎,艺术特征总体体现唯美主义,思想上把京派追求艺术独立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但在他"京派时期"的后期,思想与创作随着人生路径的曲折与外部境遇的变化在不断嬗变,从极端追求唯美主义向现实主义渐变.通过对何其芳这一时期创作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理清他走向延安革命前的思想与文学追求,有助于研究其整个文学道路,对探讨现代典型作家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在中国古代,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有效手段之一。家训,是家庭中尊长教育子孙治家、做人的训导话。许多前贤先祖,为教育子孙撰写家训,至今仍在启迪着后人。古代的家训名目众多。在《中国丛书综录》里,列入家训一类的图书很多。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内容丰富的的家训,影响颇大、流传甚广。《颜氏家训》共七卷二十篇,主要讲立身处世之道。有人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相似文献
99.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殖民者为了达到掠夺中国东北资源、维护战争机器运转、北部防御苏联等目的,大肆掠夺中国东北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掠夺劳工的劳动统制政策,并通过诱骗招募、抓捕、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征集等手段,实现了对中国东北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的征用和掠夺,日本的殖民统治给中国东北农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00.
探讨我国古代的森林生态状况,不仅是林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已取得的考古成果,系统分析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结果表明,先秦时期森林资源分布广泛,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以及黄土高原地区都有相当多的森林分布。森林动物种类多,种群数量大,中原和北方地区有不少喜热动物和今天的许多珍稀甚至灭绝的动物,竹类、梅树在黄河流域广泛分布。湿地和水资源丰富,草原广阔,沙漠化土地面积较小,生态环境在整体上良好而优美,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融洽,由此在客观上奠定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