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23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602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易明 《北京纪事》2011,(5):94-95
2011年4月6日,有媒体报道,位于北京市现西城区原宣武区粉房琉璃街115号梁启超故居面临拆迁。官方解释此地非著名的“饮冰室”,系过去的“新会会馆”。而在粉房琉璃街、潘家胡同一带,共有30余家会馆面临同样的“阿凡达”式命运。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的辨伪学研究在中国辨伪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就梁启超辨伪学思想和方法的来源进行初步探讨,从古代辨伪学尤其是清代辨伪学思想和方法、西方近代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近代今文经学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深入理解梁启超的辨伪学研究取得较大成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散文批评观形成于东西文化碰撞的时代语境中,融合社会现实、域外文化和本民族传统三个维度的合力而成,表现为旧中寓新、中西交汇、新质萌生,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带有鲜明的现代转型特征与创新特质。其对"文道"关系、文章之"法"、言文一致、文体概念等都有独到的观点与看法,在散文批评理念上突破传统走向现代;特别强调创作中的"灵感"因素与"自我"品格,在散文创作主体上追求独立性;设定了与古代散文有着不同阅读"期待视野"的读者群体,在散文接受主体上突出大众性;要求散文的表现形式突出"形散"、创作主题强调"神不散"、意境风格追求情理交融,在具体创作方法上体现了现代散文的风格特征,这些已经具备了现代散文批评的理论要素与理论品格,对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独立与理论体系的形成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力求把审美的外在目的和内在需求统一起来;把美对社会进步的间接作用与直接作用结合起来;把审美的自律和社会的他律结合起来.这些尝试和努力清晰地反映在其文学作品关于"新民"、"新小说"、"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等思想的表述中."新民"和"新小说"启蒙民众的目的明确,彰显梁启超美学思想对进步、民主、科学和自由的精神追求;"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潜蕴生活审美,用广义的生命趣味和艺术给审美以本体规定与价值定位."趣味"美论和"生活的艺术化"思想与"新民"和"新小说"思想折射出梁启超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独特美学品格,对于今天的文化审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来说,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是个经典研究课题,本文从关键词角度追踪革命词义起源与变化的历史脉络,对这一开展过程作一提纲挈领式的描述。在二十世纪初经由孙中山、梁启超的话语实践,革命与英语revolution和日语kakumei的意义相融合,既含汤武革命的传统,又含渐进改良之意。从五四文学革命和二十年代初新、旧文学之争,到二十年代末革命文学的形成,贯穿着一根建立民族国家与整体改造社会的红线,而通过新的史料——如周瘦鹃、张春帆的小说理论与创作,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日常改良实践及其新旧兼备的文化政治。另以革命加恋爱小说为例,旨在突破关键词的局限而使革命更具文学感性的书写,而对于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文学记忆的挖掘,则有助于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不同语境下的梁启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杰  林绪武 《文史哲》2004,(4):22-24
作为一个著名的维新立宪派领袖、清末民初的社会活动家、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大师 ,梁启超不仅在近代中国有突出贡献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 ,对历史的回顾影响着对未来的选择 ,实际上 ,关于现实的定位和未来的选择更容易凸显历史的记忆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由此而常议常新。有鉴于此 ,我刊分期编发系列笔谈 (上、下 ) ,以期立足于新世纪背景 ,站在学术前沿 ,从不同角度对梁启超进行重新解读 ,进而在新的语境下研究近代中国的百年嬗变  相似文献   
17.
面对近代中国面临的民族危亡,梁启超、孙中山和李大钊各自提出了救亡之策.梁启超排斥无产阶级革命,孙中山溶化无产阶级革命.二者都把无产阶级革命当作民族独立之后的国内事务来处理,但只有把民族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融为一体的李大钊的救亡之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简论梁启超新民的日译西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依日译西学,梁启超提出了铸造近代新型国民的方案,即“新民”。新民方法之一的“采补其所本无新之”的日译西学内涵主要体现在:独立自助与自由精神、民权思想、文明进化与公德意识。这些内涵主要取道于日本思想家中村正直、中江兆民、福泽谕吉等的译著与思想,其目的在于以西方的国民精神来改造国人,提升国民道德水平,能与列强“相埒”。  相似文献   
19.
李怡 《社会科学研究》2008,12(2):163-169
在中国近现代学人的留日史与现代思想发展史上,1912年前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问点,在此前后的留日学人受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日本体验.此前的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其实就是日本社会文化的现实经验与建立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目标的一种感性对话,而此后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则更多表现为日本社会的个人生存状态与留日学人自我的生存遭遇之间的感性对话.前期创造社作家群绝大多数是在1913年以后留学日本的.与梁启超、鲁迅兄弟等学人的"日本体验"不同,创造社作家更直接地陷入到了个人欲望的纠缠与挣扎之中.这一方面属于日本大正时期的"成金"刺激的结果,另一方面却也交织着个人生存的种种艰难与屈辱.以个人欲望为基点的日本体验构建了中国新文学作家精神世界中新的个人/国家的关系模式.这一模式,影响着创造社作家们自我实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其动力、活力与问题局限都在其中.  相似文献   
20.
郑大华  哈艳 《中州学刊》2005,(5):173-177
梁启超在欧游之前,留给人们的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派人物的形象.欧游之后,他在文化取向上成为一名保守主义者,在政治取向上则仍是一位自由主义者.这种矛盾的统一源于他的民族主义情节,是其民族主义思想将二者融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