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31.
美国波嘎红芋外形象农村的棉线棒槌子,两头尖、中间圆,单薯重300—800克,最大1000克左右,结薯多而均匀,单株结薯4—8个,亩产鲜红芋五六千斤。这种红芋红皮红瓤,像胡萝卜味,味道较甜,营养价值较高,其中含胡萝卜  相似文献   
32.
重庆方言的声调系统中包含嘎裂声、假声或张声等特殊声调现象,这是过去未曾发现的。嘎裂声主要分布在去声调中,这种现象与元音高低和性别等有密切关系,是读低调的去声调的伴随特征。假声或张声是高升阴平调的重要特征,从调形格局演变的角度来看,假声或张声也有可能发展成高升阴平调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33.
彝族“支嘎阿鲁”史诗母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嘎阿鲁"史诗,有着其他英雄史诗所具有的英雄奇特诞生母题、与恶魔争斗和征服母题、英雄的神奇婚姻母题、英雄救母母题等等,并有自己的独特性,体现着南方英雄史诗的文化英雄特征。这些母题充分说明了"支嘎阿鲁"史诗的英雄史诗特性,也反映了彝族民间文学与世界英雄史诗的可交流性。对跨省传承的"支嘎阿鲁"史诗母题进行研究,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揭示彝族史诗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4.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以及现代传媒、娱乐业的渗入,原生态侗族大歌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与传承危机。小黄嘎老的传承与展演方式发生了各种现代变迁,包括外出"文艺调演"、外出"文艺打工"、本地旅游接待表演与本地其他侗歌教育。小黄寨的个案研究表明,侗歌商业开发与侗歌保护传承关系复杂,前者对后者既有促进也有腐蚀作用。侗歌传承的坦途需要本土文化精英与政府、民间组织的良好协作来共同开辟。  相似文献   
35.
侗族嗄老"以歌代文"的表达方式已超越音乐学意义,其成长与侗族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嗄老叙事对侗人先民有着清晰的表述,其音乐本体中羽调式的母系文化底蕴折射出古代侗人的审美情趣与日常生活,嗄老的音乐构成与侗人的基本社会组织形态相暗合。嘎老为理解文化样态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在侗族南部地区的诸多民歌种类中,“嘎老”因多声部音乐特征被单独分为一种.六十年里学界关于“嘎老”的亚种分类存在不同认知,这种分歧源于客位及主位研究.分类标准不统一导致结论存在差异.对“嘎老”的亚种分类,不应立足于音乐特征而是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7.
1988年10月31日,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馆是中国和挪威两国合作的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其目的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长角苗传统文化艺术。2000年7月问,笔者来到梭戛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考察,发现该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矛盾现象。4年之后,笔者再访梭戛,看到当年的矛盾现象不但没有得到化解,反而更加激化和突出,进而走向“变形”。对梭戛生态博物馆运作过程中存在矛盾作人类学的观察和总结,分析和探讨当今传统艺术保护的理论问题,具有十分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本文引入梭动导数的概念 ;运用梭动导数这一工具 ,给出了点在闭轨上的一个必要条件 ,从而为判定闭轨或极限环的多寡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9.
“支嘎阿鲁”史诗数字叙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嘎阿鲁"史诗中频繁出现的数字,是史诗叙事的一种重要修辞策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数字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的范围,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数字的使用与其蕴含的深意更是值得探讨。频繁出现的数字,对某些数字的特殊钟爱,往往使数字除了本身的数量意义以外,还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并以其文化色彩引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共鸣。  相似文献   
40.
从最新考古学成就看鲜卑族的渊流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最新的考古学材料把鲜卑族先世的历史推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12000-10000年前,以后又经过新石器时代(8000-4000年),青铜时代(4000-2000年),到了汉代鲜卑族,并发展为隋唐的室韦、蒙古、明清的锡伯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