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606篇
劳动科学   139篇
民族学   141篇
人才学   113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685篇
理论方法论   172篇
综合类   1534篇
社会学   375篇
统计学   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梳理当前流转的制度及实践现状,归纳流转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构想,以期解决当前流转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及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感冒了还能运动吗?请记住『脖颈原则』,这是判断一个正常人在生病时能否做运动的最简单的办法。  相似文献   
993.
模范公民需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公民的公共理性精神。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须加强对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公民的公共理性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塑造良好社会心态的桥梁,是培养社会主义模范公民的基础。由此,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内容应该包括体现正义感和公共伦理的公共精神、强调"向善、价值理念的道德素质、呈现理性思考与判断这一可贵品格的理智能力和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因此,要从创新理论解读机制、创新价值内化机制、创新实践强化机制三个路径入手开展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994.
产业集群是生产专业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有机统一。基于生产专业化的纵向合作是介于市场价格机制与企业权威机制之间的产业组织创新,是集群企业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组织基础;基于产品差异化的横向竞争是集群企业利益博弈的均衡选择,集体惩罚的非正式制度创新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95.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经历了由诱致性变迁向强制性变迁的转变。早期流转制度的发展与乡镇企业发展相协调,因村集体响应获利机会导致了流转制度的诱致性变迁,但其存在内部规则难以外化、制度滞后及制度供应不足等问题,危害了国家经济安全和农民权益。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单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已无法满足土地制度改革的需要,政府主导的流转制度强制性变迁作用日益凸显。影响流转制度强制性变迁的因素主要有政府利益偏好、土地要素价格扭曲、充分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土地供求矛盾等。  相似文献   
996.
文章探讨中国语境下的城市历史保护。通过取样研究中国的三个历史街区,作者分析了"局内人"和"局外人"在理解原真性、集体记忆及其空间表述上存在的差异,同时关注在东西文化的差异背景下,城市历史保护所面临的相似的问题。文章详细论述了具有文化敏感性之叙事方法,并论称从公众史学解析城市景观,代表城市历史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7.
"垃圾围村",曾被认为是不可破解的困局。四川省从2009起大力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目前全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已得到处理。那么,5年来四川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和努力?近日,《人民日报》民生调查专栏刊文详细报道了四川农村垃圾处理承包模式的三大亮点:一元钱让村民有了责任心。  相似文献   
998.
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场运动,更不是一次活动。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有"嘻嘻而乐,弛然而卧"的场景。它须用"情"的渲染,更重"行"的常态化。实现课堂教学的全员性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常态化运作机制,是彻底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措施。如何形成"学生主体常态课堂教学"的运作机制呢?笔者提出如下思考。一、课堂教学改革制度是常态行为的保障既然"课改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就说明课改不是个体行为,更不是依靠教师的自觉行为。一所学校,如果把课改  相似文献   
999.
当前 ,人类学被奉为各种人文科学的理论源头。然而 ,人类学自身却在怀疑自己的学科使命及其存在的合法性。导致人类学信仰危机的原因 ,不仅在学科外部 ,更重要的是人类学内部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和错误。我们不仅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学学科内部的成长动力 ,还要认识到人类学学科得以成长的文化和时代 ,以及孕育它的社会体系。人类学是哲学的一个领域或分支 ,是多门学科的总汇  相似文献   
1000.
《江西社会科学》2014,(9):186-191
当前,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水平,是学界和政界普遍关注的议题之一。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追根究源在于有关行为主体基于有限理性做出不恰当的行为选择。在农村校车服务供给过程中,农民的有限理性导致"理性无知",亦即有意识地不去表达、不实表达、消极表达或者无法表达对农村校车服务的真实需求;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理性冷漠",亦即有目的地表明没有能力和动力去提高农村校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破解"理性无知"和"理性冷漠",社会必须做出集体理性的选择,架构起有关行为主体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得农民获得更多农村公共服务选择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使得政府具有更多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回应性和责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