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8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121篇 |
社会学 | 1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为"大陆新武侠"一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
"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自2004年提出之后,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自2007年底以来,也有许多人对此提出质疑.其实,"大陆新武侠"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核心"概念,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新武侠小说创作的独特性.当然,"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无论是在理论构架还是在操作实践方面,也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72.
<鹿鼎记>以对传统武侠小说之道的逸出与偏离,在形象塑造、情节架构和思想意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反武侠特征,但其内在灵魂仍是对侠义精神的呼唤,它开辟了新武侠小说的另一种写法. 相似文献
173.
武侠会党小说在现代通俗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选取了江湖、会党、侠义几个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会党小说、武侠小说中的民俗学内涵.江湖是武侠会党小说中充满诗意与文化内蕴的民俗意象;会党是存在于民间社会的民俗组织,对其内幕的揭秘发扬了小说的陌生化文学效果;侠义是精神民俗,是武侠会党小说流行于世俗文化生活的精神依托.武侠会党小说中的民俗内涵,对于小说的文学性、文化性的加强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4.
何月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Z2):212-215
电影<英雄>用"天下"与"和平"置换"武侠"主题的同时,也对"侠"精神进行了消解. 相似文献
175.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近30年的华语电影研究存在主体性和审美性的不足。因而,华语电影诗学应坚持以审美为中心,从美学、文化和产业跨学科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华语电影的独特类型、主题模式、文化传统、身份意识、审美传统、产业模式等进行总体的和整体的研究。因为存在迎合西方、片面追求票房和偏重散点运作等方面的问题,华语电影产业进军海外市场并不理想。我们应立足华语社群,重点发掘泛亚电影市场;积极培育产业链;成立“华语电影产业集群”。讨论李安等的武侠电影的成功之处,是一个关乎全球化时代华语电影发展的重要问题。《卧》等影片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叙事策略的转变。它们不再满足于刀光剑影生活的奇观化呈现,而是通过叙事主旨的“去江湖化”、叙事方式的个性化和叙事内容的人文化,策动了一场华语武侠电影叙事策略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6.
刘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4):113-119
《赵氏孤儿》的电影改编,将换孤从主动变为巧合与误会,这导致程婴的形象从忠肝义胆的大英雄降格为善良的小人物;他主动以孤儿为代价,刻意让孤儿与屠岸贾相亲相爱并在成年后砍杀了屠岸贾,程婴以此得到一种畸形的报复快感,如此便对程婴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反转,再加上整个电影中叙事逻辑上的大量疏漏,导致整个《赵氏孤儿》的电影改编失败,这也映射了当下整个武侠大片在内容和价值取向上的困境与焦虑,这种困境与焦虑将持续影响武侠大片的美誉度和长久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7.
杨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4)
唐人女侠传奇中最有光彩的是"历史宏大叙事",代表作为<虬髯客>、<红线>、<聂隐娘>等,女侠成为作品的第一主人公,女侠形象具有明显的叙事主体性.21世纪大陆新武侠出现了"女性武侠"的新潮流,其庞大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使之已经成为大陆新武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人女侠传奇到21世纪女性武侠,其女性的主体性一脉相承,21世纪女性武侠完全可以从唐人女侠传奇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178.
刘中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
针对1930年代中国武侠小说的激烈批评,其实质是新文学阵营对通俗文学的"政治压倒审美"式批判,动因是新文学对通俗文学读者群的争夺,引出了新文学必须善用现代传媒、实现文学大众化的重要课题.在政治功利与审美追求、"社会影响"与"品格操守"的二律背反中,瞿秋白结合苏俄普罗文学经验,提出了政治化与大众化并举的新思路,旨在建设无产阶级文学.中国武侠小说在"反武侠"动力机制的作用下,积极调整,不断前进,批评是永葆其活力的悖论式法宝. 相似文献
179.
李为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
大陆新武侠在崛起之初为了摆脱港台新派武侠的影响,不惜以激进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来彰显自身的存在,在创作中造成了自身价值观的迷茫与对小说可读性的损害,同时导致了其创作缺乏可持续的增长点,很快陷入了瓶颈.经过反思以及市场的选择,当下的武侠创作又开始复归传统,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80.
黄露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21,40(3):103-116
21世纪以来,相继有“大陆新武侠”“后金庸”武侠等概念的提出,学术界在武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网络武侠小说研究也从诞生后的媒介研究发展到全面研究和衍生研究等多个方面。网络具有商业化、自由化的风格,与娱乐化的写作模式共同促进了网络武侠小说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网络武侠小说往往因其模糊的定义导致外延和内涵的不确定性,研究具有一定难度。文章从网络文学平台——起点中文网入手,分析网络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经萌芽期、发展期和拓展期等阶段,在女性武侠、玄幻、奇幻、东方幻想武侠等方面不断开拓,衍生出IP运营、价值取向、海外传播与译介等热点议题,促进网络武侠小说核心价值观的转变、武侠作家的自我突围,助力下一阶段网络武侠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