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665篇 |
免费 | 826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71篇 |
劳动科学 | 62篇 |
民族学 | 8539篇 |
人才学 | 332篇 |
人口学 | 100篇 |
丛书文集 | 5247篇 |
理论方法论 | 827篇 |
综合类 | 12895篇 |
社会学 | 1334篇 |
统计学 | 1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06篇 |
2023年 | 624篇 |
2022年 | 659篇 |
2021年 | 800篇 |
2020年 | 711篇 |
2019年 | 650篇 |
2018年 | 250篇 |
2017年 | 627篇 |
2016年 | 849篇 |
2015年 | 1044篇 |
2014年 | 2070篇 |
2013年 | 1849篇 |
2012年 | 2165篇 |
2011年 | 2123篇 |
2010年 | 1908篇 |
2009年 | 1940篇 |
2008年 | 2118篇 |
2007年 | 1692篇 |
2006年 | 1359篇 |
2005年 | 1335篇 |
2004年 | 1261篇 |
2003年 | 1119篇 |
2002年 | 857篇 |
2001年 | 869篇 |
2000年 | 617篇 |
1999年 | 288篇 |
1998年 | 186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图腾神话是解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所以成为氏族图腾的神圣故事。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中传承的此类神话包括图腾救助始祖的神话、雌性图腾动物与男性成婚神话和雄性图腾动物与女性成婚神话。这些神话追述着处于氏族社会时期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先民的关于图腾的各种观念以及图腾崇拜的内涵及形态表达。 相似文献
952.
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处理刑事纠纷中发挥着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刑事司法产生着消极影响。在刑事司法体系之外并存着另一个处理刑事案件的系统,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国家法制的统一。需要理性和务实地看待民族习惯法在当下民族地区所展现的能量,在刑事司法中改造和整合民族习惯法,实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良性互动,既发挥民族习惯法的积极价值,又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953.
周晓燕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39-42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民族主义高涨的时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带来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回族作为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信仰、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民族认同意识非常明确.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回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本研究以宁夏回族为对象,通过对回族的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的变量分析,来探讨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的政策性选择. 相似文献
954.
李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81-84
民间文学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课堂教学潜藏巨大潜能。挖掘这些潜能,旨在:第一,充分利用民间文学的“民间”特色,建立田野调查研究基地。将民间文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田野,大力宣传、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发挥民间文学的实践效应。第二,改变民间文学课堂教学的单一结构,将静态的课堂教学与动态的田野调查有机结合。从课堂走向田野,将田野中收获的民间文化引入课堂教学,播撒鲜活的民间文化知识,培养传承人才,创新民族民间文化传播机制。第三,加强民间文学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理论检验理论,再利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以富有特色的理论促进并提升其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955.
王克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65-75
价值观念系统可大致分为核心价值观与外围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其精神内核.核心价值观有理想性、抽象性、终极性等基本属性.现代民族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回归价值理性、构建社会和谐,以及促进民族国家的“和平崛起”与“和平统一”,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民族核心价值观建设,应遵循民族性、国际性和时代性原则,处理好它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中国近代革命实践以及世界其他民族主流价值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6.
黄朝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62-65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可以在作品中体现民族文化所蕴涵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传统的民族文化所包涵的民族精神,不仅凝结了过去,还可以滋生未来。尤其是其中所包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乃至于国家的进步,都是不能排斥的。我们应该把网络游戏与传统的经典民族文化相融合,凸显本土的文化优势,在游戏设计中,充分应用传统视觉元素,既注重风格的创新和视觉体验的丰富多彩,又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整合与重构,使游戏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让游戏设计能够永葆生命力。 相似文献
957.
958.
王永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对口支援法律制度的完善,包括路径选择和立法设想。在对口支援立法的构建中,应确立以支援方与受援方"权利"和"义务"为根本内容的法律运行机制,使"权利"和"义务"机制成为贯穿对口支援立法的主线,同时积极探索法治规范下的对口支援法律制度的立法重点和综合性立法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959.
黄雪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2):182-188
汉字教育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的重要命题。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和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加强汉字教育的实质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同一性的认知和归属感的建立过程。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汉字教育是遵循共同的汉字文化理念,通过大众媒介将汉字的文化意义还原为日常生活内容,在汉字文化系统的背景中对汉字进行文化的解释与教学,使学习者能够对汉字所蕴藏的文化因素进行选择、创新和构建,获得汉字文化群体认同感,建立和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汉字文化认同的产生、维持和变化的研究,既是汉字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文化反思与实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60.
彭定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15
文章针对国人长期存在的对鲁迅的责难、批判和否弃等不正常的文化现象,从两个领域来探讨和论证鲁迅的经典意义与当代价值:第一,从文学的基本性质、品性、功能、作用的角度来论证;第二,从“鲁迅:20世纪中国的民族寓言与民族文本”的范畴来申述,并着重对此点加以论证,指出鲁迅的文本反映了20世纪中国的精神世界、时代气质和文化心理结构.中国现代文学因为拥有这一民族文本,而显现其内蕴的深厚和成就的辉煌,以及具有与世界文学对话的资质和进入世界文学宝库的荣光.同时也为世人了解中国提供了形象化、深刻而可信的文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