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24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4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51篇 |
社会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古再丽阿依·阿卜杜卡迪尔 《才智.人事人才》2013,(13)
新疆伊宁市有一个有名的巴扎名叫“汉人街”,又叫“汉族巴扎”,汉人街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她对伊犁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方式的影响很大.本论文主要浅谈汉人街的历史以及文化. 相似文献
83.
受唐代西南边疆局势、唐廷边疆政策及夷夏观的影响,唐代有关云南的记载多与政治尤其是战争有关.这些记载绝大部分并非直接出自滇人之手,而是多由唐人创作或纂辑资料,加工成书,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他们对云南的想象和书写.对其加以系统分析,便能从不同视角呈现唐人建构下的云南形象②.具有实际西南战地生活经历的唐代文人、汉民及官吏,他们... 相似文献
84.
晏选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1):82-85
金元之际,北方中原地区成为金、大蒙古国、宋政权的争夺对象,汉人割据军事集团乘势崛起。其中,真定史氏、东平严氏、顺天张氏等成为代表。他们不仅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互争雄长,而且多注意涵育文化、保护文人,对易代之际的文学承传和发轫元朝自身文学,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1)
民国大员黄慕松与吴忠信入藏处理藏事过程中与在藏汉人有很多接触,通过观察了解他们掌握了不少在藏汉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吴忠信不仅与在藏汉人来往多,还多次与西藏地方政府要员沟通,注意对在藏汉人权益的维护。两位大员的观察记录显现了民国时期西藏地区较融洽的汉藏民族关系和比较正常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民国初年西藏地方并无所谓"驱汉"的民族仇杀。 相似文献
86.
《南都学坛》2016,(6):47-48
李怀家族为辽东李氏的一支,其祖上自十二世祖李敏始定居于辽东襄平,属于高丽化的汉人。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亲征高丽,并下令寻访李敏之孙即晋尚书令李胤的后裔,李怀的曾祖李敬凭借其祖上的荣光得到征召,其家族成员才得以回归中原王朝。以李怀家族为代表的高丽化汉人在婚姻对象的选取、对唐朝的认同态度以及入唐后的任官途径上都和归唐后的其他高丽移民有较大差异。从李怀家族的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平等政策,这使得入唐后的高丽化汉人能够积极地融入唐朝社会,并能在各个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阿勒泰市红墩镇老户儿家这一汉人移民社会形成与之后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考察,认为移民群体在迁徙至迁入地时,面临自然与社会环境变迁,必然会引发文化适应;文化适应的具体策略受场域的制约,因场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8.
金初,为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经济、文化的需要,在灭辽逐宋中,金朝强迁大量辽宋汉人至上京、辽东、河北等地区,呈现出渐进式迁徙特点,与避乱的自发性人口迁徙形成交叉纵横式移民网。金朝对辽宋汉移民采取州县制的政治管理模式。受金朝国家发展战略制约和女真族自身发展程度影响,金朝实施差异性的辽宋汉移民安置政策。金朝的移民治理对移民自身、区域经济乃至政权的发展稳定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对20世纪前半期汉人村庄研究的国内背景因素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就拉得克利夫-布朗和雷蒙德·弗斯对于推进中国村落研究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说明。希望对拙作《作为概念的村庄与村庄的概念》的不足有所弥补。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