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48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译者既不是原文的解放者,也不是原文作者的奴隶。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任务是尽量正确传达原文作者意图、最大限度满足译文读者期待,以及选择适当的语言、方式最佳调节原文作者意图和译文读者期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五台山佛教文化翻译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山西省五台山圣地的译介材料中存在各种误译、错译和译文不规范的问题,已经影响到该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文章试图通过对佛教文化翻译规范化研究来改变这一局面,以促进山西省旅游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23.
基于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意义观与翻译观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在译文表达时的识解操作应该在考虑目的语读者辖域背景的基础上,保持或调整原文表征的详略度、突显和扫描方式等识解维度,使译文流畅,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最终实现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24.
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的古典哲学家康德(Kant)首先提出的,以后经过英国认知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的发展和美国智能专家Rumelhat的完善,图式理论逐渐成熟。20世纪70年代图式理论被广泛研究,尤其是在外语阅读理解方面尤为盛行。文章以图式理论为基础,以中国人翻译的并且已经出版的译文为对象,从认知心理学这一崭新的视角分析误译现象,并且通过具体的检验过程来证明图式理论的相互作用模式在检验译文正误上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从而为译者提供一种具体的检验译文的方法,避免误译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5.
为了打造康定旅游城市名片,康定政府在旅游饮食文化区,设置了藏汉英公示语标牌。被不同语言展示的公示语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藏汉英译文对康定地区多元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多元文化视域中对公示语的任何误译都会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从"藏式汉语"和"中式英语"、公示语翻译不符合藏英汉表达习惯、文化误读几个方面对康定旅游饮食文化公示语藏汉英译文的误译进行了阐述,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26.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读,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的经、论来进一步论证觉囊派他空见教义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27.
敦煌文献中有一类特殊的古藏文卷子,用藏文为汉字注音译音,即汉藏对音材料.这类资料中一般藏文[ka]对应见母字,[kha]对应溪母字,其中异常的是部分溪母字与见母字的对音相同.学界多认为这是一种“误读”,其实并非如此简单.通过对比回鹘文、日文译音、汉字注音中类似的现象,分析其移民、方言特点,可以推断这应是当时当地汉语方言中部分溪母字与见母字读音混同的一种特殊现象,体现了古代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28.
目的论关照下的商务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探讨了商务翻译译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由此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目的论的关照下进行商务翻译.随后,分别讨论了在目的论的关照下如何解决商务广告、商务信函、说明书、公司简介、外贸合同等商务文本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29.
李永斌 《中国藏学》2016,(1):195-204
拉萨社区的调查表明,汉藏语码混用现象存在于汉藏双语人群,体现了下意识混用、追求语言简洁和准确感、委婉和风趣意味、话题顺应等语言风格,是汉藏文化接触中的吸收和交融,并主要源于表达自然的需要,与文化教育和职业家庭等背景、学术科学语码使用、体现合理和权威、补充或强调某种意义等相关。汉藏语码混用范围不广,只在词汇插入、语用功能上有比较意义,能够反映说话人的相关社会特征,尚无藏语本身结构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30.
元朝统一中国,汉藏两族文化交融的步伐空前加强。在此背景下,内地文物源源不断地输入藏地,对藏族人民的物质、精神和政治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内地宫廷和民间使用的器物也受到藏族文化的浸染,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些文物材料上得到鲜明的体现。本文通过对藏地存世和内地受藏族文化影响的元代瓷器进行梳理,结合图像器汉、藏文史料,从汉藏文化交流和元代西藏特殊政教环境的视角,对元代瓷器所映射的特殊功能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