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50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郑少雄 《社会》2018,38(2):84-110
本文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讨论了阿来的四部长篇小说《格萨尔王》、《瞻对》、《尘埃落定》及《空山》(系列)。文章认为,康区历史上的空间感发生过重要转型,即从古代的四方四国模式收缩为晚期帝国及近现代时期的汉藏二元模式,再到当代的一元模式。与此相伴随,康区的时间也经历了不断规训的过程,即从循环的宗教时间转变为中原王朝的政治时间,再到现代线性时间。在上述转型之外,这些作品也分别暗含了空间里的中介与时间上的超越等另类时空发展模式。这一过程及结果既是康区的经验事实,也是历史叙事的功效。阿来的情感体验和文学追求是自下而上的,而其史观却相反。本文也考察了阿来这样的少数民族精英在建构关于本族群的文学化历史叙事中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42.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指的是针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产品。说它是过程是因为它包括了对竞争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说它是产品是因为它包括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报和策略。  相似文献   
343.
《社科纵横》2015,(8):140-143
久远的成书年代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使《黄帝内经·素问》及其英译本在中医对外推介的进程中备受关注和争议。译文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而受众是决定译文目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译者在中医典籍英译中要将信息性维持在合理程度,以保证预期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进而顺利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44.
《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以民众生活为根基,以民族关系为旨归,依托汉藏民间故事类型的提炼和分析,探讨和解析汉族、藏族民间叙事传统的共同性、相似性及差异性,进而洞见和阐释民间叙事共同体的共享性与意义。论著中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汉藏民间故事、汉藏民间叙事传统交流的新观点,不仅对于汉藏文化关系研究,而且对于中国民间叙事学理论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45.
岷州攒都沟后土司向来被认为是甘青地区的重要土司家族,与明封大智法王班丹扎释同出一族,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已有史料中关于其家族世系大致有五种记载,各史料相互之间亦多有抵牾.本文以新发现的“攒都沟后土司宗图”为核心,对该土司的世系及相关史事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厘清了后氏土司的世系、品级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46.
译文也是一种“文”。读者读作品,或者作家读作品,已经译成中文的,都是当作中文来读。越是好的译文越是这样。读巴金译的屠格涅夫.读傅雷译的巴尔扎克,读者就以为屠格涅夫和巴尔扎克就是那么写的。除非这读者是该书的编辑者或校阅者,他对照着外文读.必须品味外文和中文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347.
何三宁 《阅江学刊》2009,(4):133-137
翻译是有文本参照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始终贯穿着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与推理过程,其目的是在不断追求意义的趋同。翻译的本质为译文质量评价提供了语言、实体、思维等参数。准确界定影响译文质量的参数至关重要,这会给译文质量评估提供科学、理性的理据,以及客观、准确的评价参数,为译文质量评估模式的重新构建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48.
熊文彬 《中国藏学》2023,(5):1-10+221+211
西藏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温村的吉如拉康(■)藏有3份11—12世纪的藏文写经愿文,多次对北宋“东京之墨”进行了记载和赞誉,其中有3个涉及北宋西藏与内地交流的重要音译词。文章结合藏汉文献和既有研究成果,对愿文的内容以及3个音译词的语境、含义及其历史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认为,这3个音译词应是北宋首都东京的音译。吉如拉康写经愿文对“东京之墨”的记载和赞誉表明,该寺在写经中使用过来自内地的墨,该墨极有可能是通过宋代的青藏道传入,疑与内地前往印度求法和西藏前往西夏、河西走廊、内地传法的僧人或贸易有关。鉴于宋代西藏与内地交往、交流的确切文献记载和文物遗存较为罕见,吉如拉康赞誉“东京之墨”的写经愿文无疑十分珍贵,对于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宋代西藏与内地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9.
李南 《南亚研究》2012,(4):129-142
《喜金刚本续》是佛教密宗无上瑜伽部母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在藏传佛教中影响深远。本文对于此部经典的重要内容,包括独具特色的喜金刚禅修法门以及该经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予以评述,介绍了汉译本的译者,并且就第五品中梵汉藏不同版本的一些偈颂进行比对,提出少许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350.
机器翻译(MT)和翻译记忆(TM)是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翻译策略,本文从机器翻译的历史出发,比较了机器翻译和翻译记忆两个概念的各自特点,并着重论述了基于翻译记忆技术的几款常用软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