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50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本文在对"素质教育”的产生背景及其涵义详细论述的基础上,比较和评价了现存的两种译文,并提出了作者认为更为合理的译文.同时提出应该把译文的"适用性”作为审核译文质量的必要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382.
鲁迅先生,不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是近现代中西文化史上的伟人。他的创作深刻体现着中西文化交互影响的鲜明特色,他的理论主张、批评实践也都为中外文化的设建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树立了光辉的楷模。我们必须把鲁迅对中外文化的贡献放置在当时中国的政治、时代、社会和文化思潮的背景下来研究,才能理解鲁迅的伟大。  相似文献   
383.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且此篇佳作也不乏译者青睐.本文通过借助语料库辅助翻译批评,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来对比和赏析张培基、朱纯深和张梦井的三个译本.  相似文献   
384.
考古发现表明,从旧石器时期到吐蕃时期,西藏文化与祖国内地文化的交流是明显的。从唐蕃关系、宋代与六谷部及厮关系看,汉藏友好往来是主流。元代招服吐蕃,实现了中华民族大统一。汉藏关系自古以来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385.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公认的学术佳作,但其在注音、译文和注释三个方面存在一些瑕疵。该著对《论语》中出现的人名“亢”、地名“费”等注音有失准确;译文语言在个别处未能尽“雅”;注释上也存在有待改进之处。译文应以现代汉语为表述工具,追求“准确”、“顺畅”、“雅致”的表述。  相似文献   
386.
翻译的承诺伦理之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的承诺伦理,旨在解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和规范伦理之间的不兼容现象。该伦理模式下的承诺只是译者单方面的承诺,而翻译中的承诺应该是双向的。在译者向原文作者、委托人、译文读者做出承诺的同时,这些与译者翻译活动息息相关的行为主体也应向译者做出承诺。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在这些主体发生利益冲突时充分发挥协调功能。承诺伦理模式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它准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7.
拉扎意即欢庆,是甘肃中南部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为欢庆丰收、祭祀神灵而过的节日.拉扎有 奉粮把、迎神下架、送神上架与跳拉扎仪式,并有教化、规范、维系、调节等功能.  相似文献   
388.
本章译文主要概述了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与作者巴卧祖拉陈瓦的关系,尤其在佛教方面通过诸多提问和回答的形式,说明了两人的亲密关系,并充分说明了作者巴卧祖拉陈瓦就是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的亲炙弟子。此外,本章对于汉藏关系史研究的价值也是值得重视的,本章出现有许多汉文资料缺载或因载籍疏略、莫能详述的人物、事件的记载,甚至有些已经遗失的汉文资料,也在本章中有详细的记载,并可弥补明代汉文史料之不足。如关于明武宗时派遣太监刘允到西藏迎请第八世噶玛巴一事,《明史》、《明实录》等汉文史书中对刘允在西藏的经历语焉不详,只是说刘允在西藏遭到抢劫,无功而返。而本章记载有刘允在西藏出行时的盛大排场和奢侈生活,并详细记述了刘允在西藏的行程以及最后的下场。其次,本章还详细记载了汉地的官制、习俗,尤其是为了让藏族学者更进一步了解汉地文化,遂对一些汉语词汇进行了解释,如"所谓太监是为了保护汉地的皇妃,将许多男子的睾丸取了出来,待伤口愈合之后,可作为皇妃的侍从,即名称为阉人。"所有这些大大地加深了我们对历史上汉藏之间关系之深度和广度的认识,开阔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视野。本章的最后,作者巴卧祖拉陈瓦对佛经中的名词术语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充分说明作者巴卧祖拉陈瓦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  相似文献   
389.
目的决定方法--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以"译文目的论"为基础,主张译文的交际目的是决定一切翻译行为的总原则,从翻译的指导原则和评价原则两个方面突破了以原文为中心的等值理论,给翻译实践带来新的启示.它使我们不再片面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而是从更加宏观的层面-译文在译入语文化情境中的交际目的来确定翻译原则和对译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90.
汉藏翻译是现今藏区民族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虽然是必修课程,但是由于翻译学科建设的经验不足,汉藏翻译本身的发展也达不到一定的水平,所以汉藏翻译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自己几年学习汉藏翻译的经验,提出了目前汉藏翻译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几点不足的问题,以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