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涂尔干意义上的实证首先是指一种看待研究对象的态度或精神,即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必须持一种完全不知的态度;其次,实证意味着社会学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一样使用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第三,实证是一种与形而上学思辨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或研究方法.第四,实证方法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第五,实证研究要求价值判断必须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第六,实证研究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客观性. 相似文献
42.
涂尔干的人类学研究及其社会学旨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以及《原始分类》中 ,贯彻着一种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达到对其社会学观点的说明的思路。他通过对澳洲以及其它一些原始部落的社会结构和宗教崇拜形式的人类学分析 ,得出了宗教是社会团结得以产生的始作俑者 ,而宗教本身又是社会的安排 ,所有的知识形式都是社会功能需求的结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涂尔干一生关心与探索的领域是社会整合,亦即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问题。当代中国正处在急速转型时期,与涂尔干当时所处的社会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涂尔干为当时法国开的"药方"也在很大程度上同样适用于当代中国。系统梳理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并结合当代中国在转型过程中遭遇的诸种社会失范问题,指出涂尔干社会整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4.
对于涂尔干的社会思想,人们往往将其归为实证社会学和社会实在论的范畴,是谓社会学三大传统之一。比如,作为实证社会学代表作的《自杀论》,虽然其对数据的处理技术不如当下,但作品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还提出了自杀的免疫力系数这样的统计指标,已经颇似 相似文献
45.
涂尔干与皮亚杰由于不同学科背景和学科立场,在儿童道德教育进行研究方面有不同理念。特别在惩罚、他律与自律等儿童道德教育观点上有较大差别。皮亚杰还在其著作专门批判涂尔干。笔者通过对二者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较,以求获得儿童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6.
2015年《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出台标志着大数据的应用将从市场领域延伸到社会的其他领域。此种延伸意味着经验科学在道德领域的又一次拓展。然而,在康德祛除经验性因素以便维护道德法则普遍必然性的背景之下,这一拓展的合法性不免受到质疑。此种质疑的合法性又必须在康德之后的道德科学的思想史中予以展开。在这一思想史中,涂尔干与韦伯分别重新阐述了经验科学与道德科学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分别构建了各自的道德科学。与其对大数据应用于道德领域采取全盘否定或全盘接受的态度,不如效仿康德,进行仔细的划界。于是,本文基于三位思想家对于道德科学的构建,期望阐明大数据用于构建道德科学的权限所在。 相似文献
47.
吕付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76-81
在深入解读涂尔干相关论著的基础上,本文对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全面探讨。文章指出,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涂尔干敏锐地把握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劳动分工而促生的有机团结的社会关系,深刻地剖析了这种新型社会团结得以可能的理论逻辑,进而阐述了现代社会在经济、社会与宗教层面所面临的失范危机,并开出了应对这些严峻危机的理论药方。因此,对涂尔干社会团结思想的当代思考,不啻为当下有关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讨论提供了一种宝贵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8.
涂尔干是首先运用社会学方法系统考察并创造性地构建了一套经典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社会学家,其道德教育理论范式可称之为"道德教育社会学"。涂尔干是"道德教育社会学"这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创立者。无论是对道德教育功能、目的、内容,还是对道德教育研究方法的社会学论证,其道德教育社会学都独辟蹊径、自成体系,奠定了这一学科领域的经典方法论基础,并不断焕发出契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学术生命力。惟有从其"道德教育社会学"的整体视域而非囿于某一碎片化的具体观点的微观分析出发,方能寻绎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真义及其道德教育研究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49.
在"现代社会",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提出并试图给予解答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涂尔干认为,分工的"真正功能"并不在于优化经济,而在于实现社会整合,因为分工既是社会团结的源泉,又是道德秩序的基础。历史地看,在"机械团结"的传统社会,个人与社会主要维系于集体意识,而在"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个人与社会主要以社会分工为纽带。"失范"是涂尔干对现代社会的病理诊断,但其原因不在分工,而在传统社会道德支柱的瓦解。因此,与马克思不同,涂尔干认定现代社会的"危机"在性质上是属于道德的而非经济的,现代社会的"出路"就在于必须诉诸基于社会分工之上的道德统一性。 相似文献
50.
<正>改革开放初期,大批中国学子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其中不少人因为勤奋刻苦和学术涵养深厚而被美国的大学或科研机构相中,留在美国从事科研、教育工作。这批通古知今、学兼中西的"洋插队"在耳濡目染西学治学方法的同时,激荡出不少新思想和新观念,不仅使西方学术共同体的版图灿然一新,而且从实质上反哺中国相关学科领域的建设,使中国学界的核心问题和精神气质逐渐与西方同行接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社会学家张杰教授的研究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个案。120世纪90年代初起,张杰教授开始涉足自杀学领域。自从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 Emile)的《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