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0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70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清朝初期,清政府十分重视对侗族地区土司的管理。广加招徕,准予承袭,制定并施行一系列严密的管理措施。这对于稳定和巩固西南边疆,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侗族地区土司制度的腐朽,其弊端日渐显露,为雍正时期清政府于此进行改土归流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2.
12 6 2年南宋改归化州为来安州 ,让岑从毅任知州并准予世袭。不久 ,来安州改镇安州 ,治所在今那坡县。 1 2 88年元设来安路 ,明初改为来安府 ,1 372年岑伯颜将田州府从今田东县迁来安府。来安府于 1 384年废、并入田州府 ,治所在今田阳县境内。“来安路总管”、“沿边溪洞安抚使”与壮族岑氏土司起家密切相关。岑世兴在桂西岑氏壮族土司的历史上地位特殊 ,后来他的众多头衔被无限放大和移位 ,甚至被戴到了在他之前的几个桂西岑氏祖宗的头上。  相似文献   
103.
廖钰 《民族学刊》2019,10(4):69-75, 120-121
道光年间滇南地区土司依靠清王朝授予的诰敕、号纸、印信等信物取得合法统治权之后,他们通过治边文化软实力的浸润,采取多种举措体现自己的权力象征,以实现“文化治边”的目标。具体而言,“文化治边”举措有四:一是在物质文化方面,土司衙署的建立;二是在制度文化方面,印信号纸的获得;三是在行为文化方面,土司法令的施行;四是在精神文化方面,表征系统、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等文化权力结构的建立。《滇事杂档》相关史料中以文治和教化等文化权力表征体系来治理滇南土司地区的思想,既是对清代中期官僚政治的认识与理解,又是对道光年间土司文化治权的阐述和诠释。  相似文献   
104.
李跃平 《民族学刊》2014,5(6):88-8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由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河池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来宾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和广西忻城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19—22日在广西忻城县隆重举行。本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5.
老司城遗址是一个保存十分完好的土司衙署遗址,它是永顺土司历年施政的物态总汇.“改土归流”后,该衙署才“一次性”废弃并转化为遗址.在中国推行土司制度的历史岁月中,朝廷先后委任过1,700多家有官品、有职掌和有领地的土司.其后,经过历朝的“改土归流”行动,沿袭至1911年土司制度宣告终结,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土司衙署最终都演化为遗址.为此,将老司城遗产从“遗址化”的过程、遗址的保存现状及遗址研究的已有成果三方面与同类遗址展开比较研究,从中可以透视出老司城遗址“遗址化”过程的独特性、遗址保存的完整性.老司城遗址不愧是全国土司衙署遗址中保存最完好、保存现状最理想、代表性最强的遗址.  相似文献   
106.
《四川省情》2014,(5):43-44
湖广填四川及其相关研究,现存至少四个重大悬疑或争议:其一,湖广填四川是清代的移民填川运动,还是自元代以来所有以四川为迁入地的移民行为总和;其二,张献忠是否屠蜀及其对四川历史的影响;其三,“麻城孝感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四,湖广填四川后四川的人口构成和文化形态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07.
萧烟 《现代青年》2020,(4):66-68
这是雪峰山以西的余脉,怀化市东北的郊野,地处正湘西的崇山峻岭中,一个叫鸡公界的山村。翻越了一重又一重的山梁,小车沿着狭窄的乡道疾速前行,似乎在通向远古的蛮荒,终点呈现的是一个中世纪乡村,这就是朋友廖恒贤的故乡。如今,在村中留守的多为上年纪的老人,甚至小孩也很难得见到一两个,年轻人大多已跑去外面闯荡;也基本没有人往这边跑客运,此行还需劳驾老廖在怀化市区一个朋友开小车送达。这个小村庄在谷歌地图上标注为良坪村,四面青山围合,中间沟谷狭窄,水流潺潺,房屋都建在缓坡上,不时升起炊烟.  相似文献   
108.
正自2010年9月老司城遗址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以来,保护、研究、展示工作得到国家各级文物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甚至荣登"201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围绕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及考古规划、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等议题,本刊特别整理了文化、文物、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们对老司城的评价,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相似文献   
109.
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经济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经济发展与唐宋时期和改土归流以后相比。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工矿生产的缓慢发展和商业贸易的适度发展。该地区当时经济发展的成因在于地理环境、政策措施、移民屯垦、推广技术和改善交通。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经济发展留给我们有四点启示:一是人居环境破坏问题,二是发展经济的主体问题,三是发展经济的政策问题,四是发展经济的人才问题。本文就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经济发展特征、成因及启示予以探讨,以期使人们对该地区土司时期的经济发展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并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切实改变其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10.
<正>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峒民分隶长官衙,算到田土共六家,五十八旗分辖处,而今惟见野藩花。野藤花缦土王祠,旧姓相沿十八司,除却彭家都誓主,向田覃冉互雄雌。——《竹枝词》清·彭施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