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4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6篇 |
理论方法论 | 18篇 |
综合类 | 110篇 |
社会学 | 18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庄少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6(3):89-93
在图书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发挥自身优势,策划特色品牌图书是出版社参与竞争、谋求发展的关键。本文就潮汕地方题材图书的出版价值及其策划、开发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促进“潮”味图书的出版,形成特色品牌,弘扬潮汕文化。 相似文献
103.
104.
通过分析全球资本潮的趋势 ,剖析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潜力 ,提出大规模、多领域吸引外资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5.
106.
郑海婷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6,(4):97-102
从历史视角来看,明清时期,台湾的戏剧属于原乡文化的横向移植;这种单方面的影响持续到日据时期,其间福建戏班密集赴台献艺,对在地化发展的台湾戏剧具有指标性的引领作用。历经数百年的时间,福建的传统戏剧扎根在台湾这一片土地上,继而在这里衍生出丰富的表演文化。考察福建原乡剧种在台传承发展的情况,日据以前、日据时期和光复初期是主要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7.
被指称为“朦胧诗”的新诗潮诗歌运动,是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砾柱中流。在 80年初的新诗潮运动中,顾城是最早、最自觉地追求诗歌对现实的超越和向世界无限境界 扩张的诗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呈现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非政治—非现实的个人化— 美学化倾向,另一方面是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自我存在的世界化追求。因此,文学向内转 对(政治化的)现实背景的疏离,同时也是对自我存在的地方性历史性语境的消解,目标 是指向虚空化的世界性存在的。就此而言.顾城在80年代初期以“小诗六首”为代表的诗 歌具有典型的超前意义。这些诗的文化学意义在于它展示了诗人自我与世界在非时间的虚 空中的不确定关系。对这种根本性的不确定性的体验和揭示,是形成顾城诗歌和新诗潮诗 歌“朦胧” 风格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08.
当今中国文化潮是汇聚了多元社会潮元素,带有鲜明后现代特征的大众流行文化潮.大众化的文化发展趋势影响文学创作和存在形态.因此,文学在文化潮中嬗变.文学的价值观、审美标准、文学模式、文学创作群体以及文学表现手段都顺应文化的变迁而发生重大变化.对应这些变化,应重构文学批评体系,立足大众化开放性立场,建构新的文学价值观、审美观,拓展批评视阈,调整批评姿态,重建批评话语. 相似文献
109.
1970年代是台湾现代诗的一个转捩点.前行代诗人戮力开拓,继而新世代诗人以“团体”姿态崛起;同时外省诗人与本省诗人交相辉映,并行互动,精彩纷呈.他们的创作既承续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精神,又促成了1980年代现代诗多元化的展开;不仅融会了现代与传统、西方与本土的诗歌理念,还扭转了现代诗晦涩冷僻的诗风,实现了对传统重铸与再造的精神转向. 相似文献
110.
传教话语模式不仅建构了近代中国教会成立前后的历史,而且确立了教会历史记录应当遵循的规则,进而深刻影响到此后教会历史的书写样式。西方差会来华传教是近代中国基督教历史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教会史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传教意义,这种意义从一开始已经渗入到教会历史记载和历史叙述之中。本土教会的历史叙述虽然不能完全跳出传教史的窠臼,但却可以赋予"本土教会"的重要性,从而建构不同的教会谱系,只是这一"本土"已是由西方差会定义的"本土",其自身的主体性尚待建立,以此类"本土"为视角的学术追求有可能面临基础虚空的危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