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河南     
《中文信息》2007,(4):134-141
三教荟集宗教胜地—中岳蒿山,龙门山,神农山,云台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人物”已争论了几千年 ,持肯定观点者 ,有真人真事说、氏族或部落首领说、时代群象代表说、先民智慧象征说等 ;持否定观点者 ,有神话说、先民社会现象符号说、后人伪造说等。本文只讨论对三皇、五帝持“肯定观点” ,学术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涉及研究方法、态度等 ,并就学术研究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区别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庞进 《唐都学刊》2006,22(4):126-129
《帝王世纪》等古籍称炎帝与龙关系密切,是其母感应“神龙首”后所生;流传于陕西、湖南等地的一些民间传说或直称炎帝为龙,或言炎帝死后化为赤龙。何光岳等学者考证炎帝为伏羲女娲的直系后裔,而伏羲女娲有“龙祖”之称。考古发现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塑、龙纹,为炎帝族崇拜龙提供了佐证。龙的文化精神可概括为“容合(兼容、包容、宽容,综合、整合、化合之简称)、福生、谐天、奋进”,炎帝精神与龙的精神具有同一性。对炎帝文化,可从史实、人文两个方面来考察,史实炎帝是人文炎帝的生发点和基础,但不能代替人文炎帝;人文炎帝可以包括史实炎帝,是华夏儿女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精神圣殿,是龙的传人世世代代都要高高举起的一面大旗。  相似文献   
14.
炎帝、姜尚与老子均为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三人在世系、政治文化和哲学文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和继承性,由此我们可管窥出姜炎文化对于两周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姜炎文化乃是我国道家文化的历史源渊这一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鄂西南地区建设"湖北三峡城市群",无疑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意义的决策。这一区域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还有着极其丰厚、极富现代价值的文化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浪漫的巴楚文化、典型的三国文化、创始的神农文化以及富于神奇色彩的山水文化,足以装点"三峡城市群"的门面,提高城市群整体形象的文化品味,也可以提升"三峡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华夏血缘族团源于东方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语·晋语》说的炎帝、黄帝同出于少典氏 ;《史记》、《世本》、《大戴礼记》说的颛顼、帝喾、尧、舜、禹等同于出黄帝 ;《尚书》说的尧、舜、禹等在同一个组织中共事 ,他们应属于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华夏血缘族团。同时 ,根据东方的大量古史传说及大汶口文化的领先地位 ,这个族团从炎黄起至夏初止 ,一直生活在东方以泰山、四渎、《淮南子》九州为中心的地区 ,并在山东东部地区初建夏王朝。夏初太康失国及少康复国一段历史大体发生在东方。大约在少康中期时夏王朝西迁中原 ,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遂由东方逐渐转移到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17.
魁隗氏、连山氏皆指人身牛首最初的炎帝神农氏,而大庭氏则非.魁隗亦即伊耆,所在的大方向即荆楚之地.炎帝神农氏最初所居是一个名叫连山的云遮雾绕的大山区.地因其自然特点而得名,族以其地而得氏,因此而称炎帝神农氏为连山氏.连山就在今湘粤桂交界的九嶷山区,九嶷南麓至今还有连州市、连山、连南等县、市名,九嶷腹地古亦为荆楚之地.  相似文献   
18.
炎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泉,经过历代提炼、重铸,贯穿于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之中.炎帝文化是时代精神形成的渊源和基础.炎帝首创农耕文化的实践,孕育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精神;炎帝历经磨难的实绩,激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炎帝利民思想的升华,形成了中华民族为民奉献精神;炎帝子孙的血脉认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宝鸡为中心并密布于渭水中下游的炎帝部族,先是在向渭水南北两岸发展.与有蟜裔族成为关中的主要部族;后向南向东迁徙·形成汉江、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都有其族足迹的兴盛局面。  相似文献   
20.
炎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转变时期,也是中国原始社会道德的形成、发展时期.炎帝时代的道德特点是:坚韧不拔、团结拼搏,民主友爱、人人平等,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民无私心、道德淳朴.这应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