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42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90篇
人才学   8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23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1417篇
社会学   458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卢文超 《学术研究》2022,(5):152-162+178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确立了师法雕塑的原则,是否具有雕塑性成为绘画成败的关键因素。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西方绘画不再师法雕塑,转而师法音乐。这在不少画家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绘画不再追求对外在自然的如实复制,而是追求对内在情感的真切表达,音乐成为新的师法对象。西方绘画发生了从雕塑性到音乐性的精神变迁。中国绘画自古以来具有音乐精神,近代在西学东渐背景下转而师法雕塑。中西绘画精神发生了互转,此种现象值得回顾与反思。从跨媒介视角审视该问题,不仅对我们建构艺术史有所帮助,而且对改进艺术教育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62.
赵孟頫以唐五代画风为法鉴,纠正南宋险怪霸悍和琐细浓艳之风,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各种现代主义此起彼伏的当代中国画坛,提倡高举复古旗帜的赵孟頫绘画关学思想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然而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世界文化艺术发展趋同的潜在危机,突显了文化艺术保持民族特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文章试图从分析赵孟頫绘画美学思想入手,思考其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3.
《“双卯楼”臆语》是金石家董建介绍自己舞文弄墨的文章。文章亦如金石,大巧若拙,韵味十足。 写画家鲍黎健的文章颇有几篇。作家黄复彩是安庆日报文学副刊编辑。他来到渔梁,初见这位歙州花鸟画家,因为是“初见”,文字更有新鲜感。 尼采有一句名言:“上帝死了!”少年张骏西爱读哲学类书籍,尤其爱读尼采。《同学》表露的是他的那份童贞,《圣人》传递的,却是很多大人也未必有过的思考。 郑板桥的“兰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鸟”久享盛名。本期“丹青拾萃栏目介绍的是徽州清末民初以画“兰竹”为主的著名画家王村鸥。  相似文献   
264.
牛潇靓 《社科纵横》2006,(11):127-128
莫迪里阿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和雕塑作品独树一帜,耐人寻味,有非常好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莫迪里阿尼的绘画作品中尤其以肖像画和女性人体画最为出色,夸张的造型和表现手法更能打动观众,使他的绘画充满美感和灵动。他汲取了波提切利柔韧的线条,安格尔的修长人体,雷诺阿金黄和浅褐的色彩,使他创作了极具灵感的人物绘画艺术。莫迪里阿尼的一生中最感人至深就是他创作了一系列极具表现性风格的艺术作品。他的探索使现代艺术家获得了表现的自由,使艺术语言获得了独立自主的价值和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265.
王锦萍 《中国学术》2004,5(1):334-34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对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当时还属赵城县)明应王殿壁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此广胜寺水神庙这一普通的地方风俗神庙名闻天下。其壁画更因其与众不同的题材和内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研究者,特别是其中最著名的戏剧壁画“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更是引起  相似文献   
266.
许莉萍 《人文杂志》2002,(6):98-101
文章针对“书画同源”论进行分析 ,指出书法和绘画各有其自身规律 ,并非完全同源。文章对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作了考释 ,认为张彦远提出的“书画同体”是仅指“六书”中的“象形”部分。“书画同体”是在“书画异名”的前提下提出的。文章在分析书画的区别的同时 ,也指出二者的联系。应该很好的吸收和借鉴 ,以利于书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7.
艺术治疗——促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社会福利》2007,(6):50-51
艺术治疗(Art Therapy)是一种透过艺术创作而做的心理治疗,在欧美先进国家已被广泛的运用于医疗与教育界之中,尤具对于儿童因意外伤害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更是有显著的疗效.艺术治疗的方法包括绘画、拼贴、捏塑、雕刻等.  相似文献   
268.
周怡 《学术交流》2001,(2):113-118
石涛试图以哲学的高度,把他对绘画的全部认识贯通起来.他以"一"这个道家特殊的哲学概念替代了以往画论中的"道".这是介于"道"与"万物"之间的一个概念.一方面,它有"道"的生成意义;另一方面,又是物自体."一画"是人类依据于自然的创造,它打破了自然的原始状态,铭刻上人的意志.石涛在继承中国哲学关于宇宙起源、艺术起源学说基础之上,又强调了艺术家主体创造的因素.以此冲破因袭的成法,创造出一个"我法".所以石涛认为,受先于识,要把握一画之法,就要强调艺术家自身对自然的感受,固守成法必然导致自我感受的丧失,惟有不受任何概念束缚的"一画"才能真实地表现自然,也表现自我.  相似文献   
269.
《阅读与作文》2014,(3):F0003-F0003
这是一组摄影师Logan Zillmer的超现实照片,照片展现了其超强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照片中一位穿着考究的绅士身处于两个世界的一个平行宇宙中,一边是幻想,一边是噩梦。Zillmer开玩笑似地带领观众从一个场景到一个场景进行探险。不管照片的主题是静止不动的、莫名其妙的、被玻璃箱围住的,都会让人感觉到有一种超现实的魔法痕迹。  相似文献   
270.
中国传统的易象思维是山水诗与山水画相通的根源,山水画作为诗歌创作的媒介,以及诗人以山水画家的身份体验和知识结构进行诗歌创作,成为宋代山水画影响"苏门"文人诗歌创作的主要途径。山水画的"立象尽意"、"重画尽情"的思维方式和"苏门"文人以画家的身份创作诗歌,对其诗歌的取材方式、构思方法、审美风格等产生影响,从而"苏门"文人诗歌呈现出画趣、奇趣、理趣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