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秦文君老师不是华丽的牡丹,不是娇艳的玫瑰,而是一朵纯洁的百合。百合花多写一篇文章,花瓣上就会有一滴晶莹的露珠。秦文君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犹太人中间,读书是大人对孩子们最为重视的事,犹太人  相似文献   
12.
<正>看画家高英柱作画煞是有趣,大有分田地均贫富的气概。意思全在他的笔下,圃里斗大的牡丹艳若一堆烂霞,在他笔下偏会清逸起来,砌下的小草小花本不起眼,他却会格外体贴地让它们丝丝朵朵地显出精神来。别人注意牡丹的艳丽富贵,他却偏要激赏牡丹清逸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以牡丹花象征宝钗,而“牡丹”隐指女儿而为雄性;宝钗的螃蟹咏隐藏着“无经”、“不分阴阳”:宝钗的菊花诗及咏蟹诗三言“重阳”,正是切盼转“阴”的隐语;有关宝钗的情节涉及大量的“七”、“巧”字样,这就是宝钗的病根:阳之症;宝钗的判词《终身误》更是隐指宝钗是“石女”。这就是宝钗悲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书画的世界是一个个性的世界,圆熟的技法中展现个体独特之处,每个书画家的线条、笔触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毛笔外柔内刚,可是它就是国画唯一可用的工具吗.  相似文献   
15.
唐代赏玩牡丹之风有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唐以后,牡丹之所以红极一时,其中尤以深红牡丹为贵,是由于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契合时人好尚奢华的心理。伴随着赌博性质浓厚的斗草习俗,牡丹被当作斗富炫财的工具,夸富、斗富之风与赏花热潮自中唐以来并盛不衰。  相似文献   
16.
李向丽 《中州学刊》2007,(6):208-210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花卉。唐宋两朝花事繁荣,逐渐发展成为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一直延续至今。历代吟诵牡丹的诗歌浩若烟海,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唐宋诗歌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唐宋牡丹诗歌内容广泛,艺术风格多姿多彩,主要有吟香、咏艳、歌洁、颂情、言志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说唐代牡丹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长期以来被人们当作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是唐初从河东道汾州先后传入长安、洛阳和江南等地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唐代,由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与牡丹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人们对牡丹的喜爱达到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唐代舒元舆的《牡丹赋》、唐代李德裕的《牡丹赋》、宋代宋祁的《上苑牡丹赋》、宋代蔡襄的《季秋牡丹赋》四篇唐宋牡丹赋作对牡丹的体物和描绘特点的分析,以及对于牡丹所承载的士大夫个人仕途、国家命运、道德与友情等意识形态内涵的叙述,认为唐宋牡丹赋作在赋家之迹和赋家之心方面均深得赋体之要。这不但显现了牡丹赋的文体意义,而且文学叙述与历史真相,政治与士大夫精神的复杂关系也可由此角度加以观照。  相似文献   
19.
冰子 《新少年》2011,(11):17-17
春风吹来,百花园里争奇斗艳。牡丹、杜鹃、月季、玫瑰……万紫千红,香气四溢,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万花丛中,只有无花果不开花,当然,那也就听不到人们对她的赞美。蜜蜂、蝴蝶纷纷光顾大红大紫的花朵,冷冷地对无花果说:“你太可怜了,竞连一朵小花也没有,辜负了美好的春色!你瞧一瞧旁边的群花吧。”  相似文献   
20.
陈思羽  陈红 《社区》2012,(14):14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牡丹社区工作人员小吴最近养成了一个新习惯:白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博,查看新的粉丝和评论,并及时回复;晚上回家,手机不离身不关机,随时打开微博"刷一刷"。"自从咱社区开设微博以来,每天更新微博内容,及时发布并回复信息已经成了习惯,也成了一种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